第三章 一座廟(2 / 2)

本朝並不像前代一般,皇帝基本上就隻能困在皇宮裏,想出宮一趟就是百官跪勸,這般做法,到得前朝後期,隻培養出了一堆問“何不食肉糜”的昏聵君主。

得此教訓,謝家祖上留下祖訓,道是被立為太子者,必須得自己種一年稻穀,每人一百粒種子,第二年的收成會由史官計粒數與重量,如實填寫在太廟裏一個專用的簿子上,皇室宗親都可以去看,每一代太子的成績都填在上麵,若是不上心這成績就會顯得很丟臉。而且民間也有說法,若是太子的收成好,那之後的日子也會風調雨順,隨之這個規矩也逐漸有了不一般的意義。

那些太子親自種植收獲的糧食,會參雜進新年時皇帝分賜給朝中重臣的飯菜裏,雖然從宮中出來到得臣子家中,飯菜都隻有一點餘溫了,但得到這種賞賜的臣子無不歡欣鼓舞,食君之祿,為君分憂,這也是皇帝的一種暗示,好好幹活吧,將來太子也不會虧待與你的。

這座恰在城外的雙溪寺,就是太子們種地的地方,這裏土質肥沃,邊上就是百年不斷的山泉水,被劃為皇家產業之後,還被僧人特意保持著這山間的水土,除非遇上天災*,在這裏種植幾乎不可能沒有個好收成。

謝承宸今日來這裏,倒不是特意來看他種下的植物現在如何了,而是為了等人。他看了看地上梅樹的影子,忍不住有些焦急起來,按照信上所說,那人現在也應該到了才對,久候不至,是不是路上出了什麼問題?

正想著呢,梅園入口處就出現了一個青年的身影。那是個看起來二十出頭的年輕男子,個子相當高,穿著的一身玄色衣衫,讓他的氣質顯得格外銳利,倒是模糊了旁人對於他英俊樣貌的欣賞。

看到他出現,謝承宸臉上就自然而然的露出笑來,隻是還沒等謝承宸開口,那人已經飛快的走到他近前來,一甩衣服下擺,就搶先行了大禮:“吾皇萬歲萬萬歲。”

謝承宸嘟了嘟嘴唇,臉上的笑意就淡了,淡淡的說了句:“起來吧。”心裏其實很不愉快,麵前的男子算是他的竹馬竹馬,夏將軍在北疆中了流矢病逝後,夏夫人也因病過世,眼看夏家的旁支都冒了出來,當時才七歲的夏亦真,就被元朔帝以給謝承宸做伴讀的名義接進宮撫養了。

兩人算是一起長大,謝承宸自覺比一般人家的兄弟都要親,沒想到自從元朔帝崩逝後就去外地剿匪的夏亦真,在信上寫得還是那般有趣自在,一回來就主動向他行大禮,拉遠了兩個人的距離。他卻沒意識到,平時他最不喜歡的,就是臣子對他不夠尊重了。

沒想到夏亦真行禮過後,站起身來臉上卻掛上了笑容,握指成拳,輕輕在謝承宸身上錘了錘:“好久不見了,你這一年長高了許多。”他一笑,原本拒人於千裏之外的鋒銳氣質就收斂了起來,笑容爽朗自在,看起來比平時還要英俊許多。

謝承宸抿唇一笑,覺得這園子比剛剛看起來要順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