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張紙(1 / 2)

天色暗沉的春日,如同絲線般細密的小雨,在不知從哪掛來的風纏卷下,就算打著傘也能裹著人一身潮乎乎的,實在是惹人討厭,但因著是今年第一場春雨的緣故,看看水邊長出新綠的垂柳,嗅著不知從哪家傳來的淡淡香氣,這些許惱意也算不上什麼了。

隻不過這也算不得是什麼讓人心情愉悅的好天氣就是了。

對於登基沒多久,還差兩個月才剛剛滿一年的小皇帝謝承宸來說,今天又是不太順利的一天。每十日一次的大朝會,在這種略有些濕冷的天氣裏,顯得格外難熬,他幾乎是忍耐著,熬過了這樣一段時間。

回到政事殿裏,麵對的又是擺著滿滿一桌子奏章,跨過門檻時,謝承宸的腳步遲疑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氣,才走進了大殿。然而在批閱了幾本奏折後,他還是歎了口氣,克製不住內心的煩悶,擱下了筆。

內侍殷勤的送上了燈,讓有些偏暗的大殿內裏重又變得明亮了起來,但謝承宸的臉色,卻不會像這屋子一樣,輕易的就消去了晦暗。

並不是因為麵前的奏章裏有什麼煩心事,讓謝承宸煩惱的,是不能訴諸於口的麻煩。

作為一個手握權力的皇帝,誰沒有想過要做出一番大事業來呢?謝承宸自然也不例外,作為一個從小被當做儲君培養且沒有長歪的好少年,他登基以後想著的,大多還是怎樣才能做些於國於民都有利的好事實事。

但問題就出在他這年紀上了,主少而國疑,先帝又是那樣一位雄才大略的中興之主,文治武功樣樣出眾,在位時上天也給麵子,風調雨順,幾乎沒發生過什麼大災大禍,就算頂著各種反對改革了官製稅製,在朝野間的風評也稱得上不錯。如果不是因為舊疾複發,他也不至於就這麼駕崩,把皇位傳給了才十六歲的太子謝承宸。

要說謝承宸麵對的情況,確實是相當不錯,皇位交接非常平穩,元朔帝隻有兩子,長子也就是太子謝承宸,次子謝承修當時是個兩個月大的娃娃,還是太子同母弟,內庫與國庫裏也算得上豐足,周圍算得上棘手的敵人都被元朔帝收拾過了一回,實在沒有什麼值得他煩惱的。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在元朔帝駕崩之後的一年裏,大臣們也按照原本元朔帝在位時一樣工作著,謝承宸也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

但等改元之後,等謝承宸興致勃勃的想要做點什麼事情的時候,卻發現麻煩來了,無論做什麼都覺得自己束手束腳的。大臣們明裏暗裏都是一個意思——您就好好待著就行。謝承宸並不是不清楚,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要這麼個才剛滿十七歲的少年,就這麼甘於平淡的度過這一生,還是太難了。

這天又是沒有一點進展的一天,大朝會上謝承宸依然大部分時間都隻是在聽,元朔帝留下的這幫臣子確實是能幹,並沒有給謝承宸太多展示存在感的機會,至於史書中記載的朝中大臣結黨,皇帝漁翁得利的情況,在元朔帝的控製下,壓根就沒有冒頭的機會。

勉強打起精神批閱完了今天必須看完的奏折,交給內侍去用印,謝承宸轉身就在政事殿裏的軟榻上躺了下來,他今天實在是有些累了,先休息一下再說其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