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省西部的太行山,南北走向,千餘華裏。一路走來,莽莽蒼蒼起起伏伏,高高低低連綿不斷,一般海拔在千米左右,然而,高的地方卻也有兩千多米,個別山峰甚至也有三千多米的。
說也奇怪,太行山一直南北走向走得好好的,不知怎麼了,來到共城市後卻突然不願再向南去了,而是猛然轉過頭來,拐了一個弧形的彎向西而去。隻不過又走了一百多裏後,好像還留戀原來的南北走向似的,停了下來,太行山到此也就戛然而止了。然而,大概是因為拐彎太猛了吧,共城市好像是由於慣性的原因而被甩出來的一顆寶珠一樣,就坐落在離山不遠的向陽坡上。當然,也有的說,太行山在這兒拐的這個彎其形狀像是一張彎弓,而共城市就像是從弓上射出的鳴鏑一樣,正在向東南飛行——當然要飛向最好的地方了。
這些傳說僅僅是人們的美好想象而已,無據可考。然而,共城市像顆寶珠卻並非空穴來風。在太行山的山前和山後,甚至包括太行山的山上和山下,到處都埋藏著豐富的礦藏資源,石英石、大理石、花崗岩自不待說,就是大塊大塊的水晶石也屢見不鮮。眼睛能看得見的是明擺著的,那些埋在地下的,什麼煤炭、鐵礦,什麼鋁礬土、鉛鋅礦,什麼銅礦、錫礦都不稀罕,可以這麼說,金屬礦產裏邊,大概除了鈾還沒有發現外,其餘的好像都有礦苗發現,隻不過這礦苗有大有小,有的有開發價值有的無開發價值而已。話雖這樣說,有開發價值的還是不少。這不,在共城市西邊三十華裏的地方,十年前就勘探出來一處蘊藏量估計有二十多億噸規模的無煙煤田。煤田之整齊,煤層之厚實,開采條件之優越,都令人振奮。而且據介紹,經過化驗,這些都是低硫、低磷、低灰,每千克煤炭中至少能產生六千大卡以上高發熱量的優質煉焦用煤,其質量之優,實屬罕見。地質勘探部門的有關人士說:這塊地方的煤炭遠景資源儲量肯定還會擴大。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劃和準備,在征得國家有關部門的許可後,一座設計能力為年產標煤三百萬噸到三百五十萬噸、第一期計劃投資二十八億人民幣的大型煤礦奠基動工了。國家發改委、能源電力部和省市委、省市政府的有關領導齊聚共城市,興高采烈地來為煤礦的破土動工剪彩。其聲勢之大,其規模之隆重,其氣氛之熱烈,都創共城曆史之最。據有關人士透露,在這對礦井見煤後,第二對礦井、第三對礦井……都會很快地相繼奠基……可以想象,幾年後這座新型能源城市的興起不僅會對平原省乃至全國能源工業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也會對平原省、衛河市,特別是共城市的經濟建設可持續發展產生巨大的直接影響。平原省六千多萬人民高興,衛河市將近六百萬人民高興,共城市八十萬人民更是高興,一座大型的現代化煤炭工業基地的建成,會帶動多少相關行業在當地興起?這些相關行業的興起又會給共城人民帶來多大的利益?共城市的人民心裏清楚,共城市的黨政領導們更像是胸膛裏揣著盞寶蓮燈一樣,心知肚明。
象征性地往奠基碑上扔了十來鍬土,奠基坑中用來奠基的土似乎還沒有把坑底墊住,中共平原省省委副書記、平原省省長邵金洲就停了下來,把手中嶄新的鐵鍬插入那奠基坑邊疏鬆的土上,一隻手扶住鐵鍬把兒,一隻手捋了一下剛才彎腰鏟土時垂下來的頭發,對早就等在身旁的秘書說道:“去把共城市的市委書記和市長叫來。”
其實,不用省長秘書開口,一起參加奠基儀式的領導人中為數不多的女性中的一個、而且須臾不離省長左右的中共衛河市市委書記梁文秀就笑著直起腰抬起了頭——這是一位俊秀的女性,明眸皓齒,瓜子臉,直而挺拔的鼻梁給人以精幹的感覺,大約有四十歲出頭的年紀,笑容裏有幾分甜,也有幾分沉穩——她不等邵省長秘書出聲,就搶先對正低著頭起勁地往奠基坑中填土的中共共城市市委書記甄生強,中共共城市市委副書記、代理市長龔克亮喊道:“甄書記、龔市長,你們過來一下。”
雖說天氣晴好陽光燦爛,畢竟已到了深秋,秋風讓人感到麻麻的,甄生強和龔克亮卻不知道是心情緊張的,還是忙的,兩人都是滿頭大汗,聽見市委書記喊,來不及放下手中的鐵鍬,就連忙走了過來。
梁文秀見他們走向自己,便不失時機地笑著用手示意他們,是邵省長叫他們。而邵金洲也笑容可掬地在等候著他們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