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和女兒一起成長(3)(3 / 3)

也許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些對女兒否定性的言論,雖是一時的氣話,但卻足以構成對女兒終身的傷害,因為它截斷了女兒對自己將來的希望和美好的憧憬。她會想:我是天底下最笨的孩子,再努力也沒用了。一個人對前途失去了信心,一個沒有前途的孩子,她又怎麼有學習的動力呢?

相信孩子是聰明的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出現一些問題,隻是有些父母比較明智,幫助孩子巧妙地度過了危機。聰明的父母在對待孩子時總是相信孩子是聰明的,並且永遠鼓勵孩子,從不挖苦孩子。

譬如,當女兒闖了禍時,成功的父母會說:“你是個乖女兒,想想看是什麼原因做了錯事呢?”當女兒考砸了,成功的父母會說:“你是個聰明的女孩,為什麼考得這樣糟?咱們找找原因,一定會趕上來的。”在這樣明智寬容的父母麵前,女兒一般不會出現心理問題。

一位心理學家說過這樣的話:“你對孩子怎樣描述,他就怎樣以你描述的樣子成長。你說他是個無賴,他就會慢慢變得像個無賴;你說他聰明,他就可能真的變得十分聰明。”所以,父母要常常鼓勵女兒,從小把女兒看成才女,這樣她們就會向著才女的目標努力。

別拿女兒和別人比

有的父母很喜歡拿自己的女兒同別人的孩子比,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出人頭地。別人的孩子上了什麼補習班、學習班,自己的女兒也要上,甚至不惜代價為女兒報各種培訓,完全不顧女兒的能力、興趣和愛好。這種以父母為中心的期望不會被女兒所認同,但女兒又迫於父母的壓力,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做不願意做的事。這樣,父母的充滿希望的高期望值就會被女兒令人失望的表現所代替。

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做父母的不能隻看到女兒的短處,要發掘女兒的優點和長處,再加以發揮。一位教育專家的話說得好:“期望值不要太高,太高了就會失望。”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看清女兒的實力,不要對女兒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家庭教育要注重心靈的溝通

家庭教育更注重的是心靈的溝通,感情的共鳴。父母對女兒的教育也應如此。望女成鳳,父母的期望重如山,是人之常情。但父母們也應想到,女兒的壓力也重如山,過高的期望會把孩子壓得喘不過氣來,女兒也會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能達到父母的期望而變得惶惶不可終日。父母雖不能在學習上為她們解答難題,但應時刻給她們鼓勵和支持,在心靈上為她們排憂解難,做她們背後的支持者。這時,父母的支持和鼓勵,哪怕隻是一個會心的微笑,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劑特效藥。

有一次,女兒考試考差了。她知道我一直對她的期望很高,所以很自責。我了解情況後,明白了她的心思。那天,我出門之前把一張紙條貼在了女兒的門上,紙上寫著:“你是最棒的!支持你的媽媽。”我還畫上了一個笑容的圖案。當天,女兒放學後,果然放下了心中的焦慮和負擔,像一隻無憂無慮的小鳥,比以前還開心呢,從此學習也比以前刻苦了。一個微笑、一句支持的話,表達了我對女兒的鼓勵,化解了她心中的顧慮。

讓女兒對自己的前途充滿希望,是父母的一種信任,更是一種責任。積極的期望是女兒成功的原動力。作為父母,要多鼓勵女兒、幫助女兒,切不可時時否定女兒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