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長江浮屍謎案(1 / 3)

在美麗的山城重慶市下轄的江津區,2018 年那已然進入尾聲的 11 月,寒冷的氣息逐漸彌漫開來,天氣慢慢轉涼了。

寬闊的長江江麵上,在清晨或者傍晚的時候,總是會悄然地籠罩著一層如輕紗般薄薄的霧氣,那霧氣縹緲朦朧,仿佛給整個江麵增添了一絲神秘的色彩。

就在 9 日這看似平常卻注定不平靜的一天,長江航運公安局的值班電話突然急促地響起,原來是接到了一個十萬火急的報告,有人驚慌失措地說在那滾滾流淌的長江水麵上,赫然漂浮著一具冰冷的屍體。

這個消息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瞬間打破了平靜。

接到報案之後,警方絲毫不敢懈怠,警笛呼嘯,一輛輛警車風馳電掣般迅速奔赴那令人揪心的犯罪現場。

隻見在那冰冷的江水之中,一名女子靜靜地仰麵漂浮著,她的屍體之上,一條粗糲的繩子如同一條猙獰的毒蛇一般緊緊地纏繞著。

隨著警方小心翼翼地將屍體打撈上岸,那令人觸目驚心的景象展現在眾人眼前。

屍表之上,有著一道道縱橫交錯的切割傷,那些傷口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她生前遭遇的暴行,而頭部更是傷痕累累,慘不忍睹。

再仔細觀察她的雙手,上麵有著明顯的抵抗傷,那是她在麵臨危險時拚命掙紮留下的痕跡,仿佛還殘留著她對生的渴望。

然而,警方經過一番仔細深入的調查,卻沒有在屍體以及其周邊發現任何能夠證明她身份的物品,沒有證件,沒有能夠聯係到她家人或者朋友的線索,就好像她是一個被世界遺忘的人。

無奈之下,警方隻能憑借經驗,從她的皮膚狀況和手上的繭子來進行初步判斷,從她那細膩的皮膚和幾乎沒有的手繭來看,她應該不從事體力勞動。

再從她身上穿著的那精致漂亮、麵料考究的衣服,以及她佩戴著的閃耀著華貴光芒的黃金珠寶來看,死者生前的生活應該比較富足,大概屬於當地中等生活水平的人群。

麵對這樣一起性質惡劣且重大的案件,警方高度重視,迅速行動起來。

他們當機立斷,立即抽調了刑偵、技術等各個領域的精英骨幹成立了專門的專案組,同時馬不停蹄地啟動了高效的命案偵破機製。

隨著案件調查的深入,法醫開始對屍體進行細致入微的解剖工作。

經過一係列嚴謹的分析和科學的判斷,他們推斷出死者的年齡應該是在 40 歲以上、45 歲以下這個區間,身高大概在 1.55米左右。

在屍體上,除了可以看到頭部、麵部、軀幹和四肢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損傷,有的傷口已經血肉模糊,有的傷口邊緣呈現出不規則的撕裂狀,而且其腹部還有一個令人膽寒的巨大傷口,那傷口就像是被猛獸殘忍地撕開一樣。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這個凶手的行為極其變態,他不僅殘忍地殺死了這名無辜的女子,而且喪心病狂地切斷了她的臀部,這樣殘忍而血腥的作案手法簡直令人難以想象。

警方在震驚之餘,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得凶手做出這種慘無人道的行為?

是仇恨?

是嫉妒?

還是有著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凶手的作案動機成為了一個亟待解開的謎團。

警方經過對案件的細致分析,從死者身上佩戴的那些貴重的黃金首飾並未被取走這一情況來看,初步排除了這起案件是因貪圖財物而殺人的財殺可能性。

綜合案件的各種情況,警方認為從目前的線索來看,最有可能的是情殺,或許是一段複雜糾葛的情感關係導致了這場慘禍的發生。

此時,擺在警方麵前的屍體已經高度腐敗,那令人作嘔的腐臭氣味彌漫在四周,屍體上的許多傷口由於腐敗的侵蝕和破壞,已經很難清晰地確認致命傷口究竟是源於何處。

不過,警方憑借著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觀察力,依然從這些傷口的細微特點中挖掘出了一些關鍵線索。

經過仔細甄別,警方發現屍體上存在著三種不同形式的傷害:

第一種是銳器傷,那傷口邊緣整齊,像是被鋒利的刀刃或者尖銳的器物劃開,應該是在搏鬥中凶手用銳器瘋狂攻擊造成的;

第二種是鈍器傷,傷口呈現出一種鈍性暴力作用後的痕跡,可能是凶手在某個時刻舉起棍棒或者其他鈍器砸向死者;

第三種同樣是銳器傷,但通過法醫的專業判斷,這種銳器傷是在死者死後才形成的。

這一係列的發現讓警方意識到,嫌疑人在作案過程中應該有一個相對隱蔽的犯罪空間,在這個空間裏他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和條件對屍體進行殘忍的傷害行為而不被發現,這個隱藏的犯罪空間或許就是解開整個案件謎團的關鍵所在。

根據目前一係列嚴謹細致的調查結果,警方對這個隱藏在黑暗之中的嫌疑人進行了初步的描述。

從案件的種種跡象以及線索的指向來看,這個犯罪嫌疑人與受害人之間極有可能存在著一定複雜且糾結的情感糾葛,或許是愛恨交織的情感衝突,才導致了這樣一場慘絕人寰的悲劇發生。

並且,警方通過對案發現場環境以及屍體周圍痕跡的分析,推斷出犯罪地點應該是在室內,那可能是一個相對封閉、隱蔽的空間,給予了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環境條件。

然而,盡管有了這些初步的推斷,但是關於該犯罪嫌疑人最為關鍵的信息。

如他的年齡究竟是年輕氣盛還是曆經滄桑、他的身份是普通百姓還是有著特殊背景、以及他從事的職業背景是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工作者等等,這些能夠直接鎖定嫌疑人範圍的關鍵信息,目前仍然猶如一團迷霧。

尚不清楚,還需要警方繼續深入調查、抽絲剝繭地去尋找更多的線索來解開這些謎團。

隨後,警方爭分奪秒地展開工作,對從現場精心提取的指紋以及各類生物檢材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檢查和反複的比較,不放過任何一處細微的特征和可能存在的線索。

與此同時,另一隊警員對嫌疑人拋屍的大致範圍展開了深入的調查,他們挨家挨戶地進行訪問,耐心地詢問當地居民是否在案發時間段內發現可疑人員或者異常情況。

就在這個緊張忙碌的過程中,負責 DNA 比對檢驗的技術部門在龐大的數據庫中進行篩選和匹配時,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

他們將現場提取的生物檢材與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比對,其中和一位名叫羅某娟的女子的數據有了匹配的跡象。

經過進一步的查詢核實,發現羅某娟是江津區石門鎮的居民,而且她曾經因為尋釁滋事的違法犯罪行為被警方依法進行過處理,這一發現讓案件的偵破似乎出現了新的轉機。

辦案人員在得知羅某娟的相關情況後,絲毫不敢耽擱,立即行動起來。

他們馬不停蹄地趕到了當年處理羅某娟尋釁滋事案的派出所,在堆積如山的檔案中仔細地查閱起了詳細的案件資料。

經過一番仔細的查找和梳理,他們了解到了當年事情的詳細經過:

羅某娟當時是收留了一個老人在家裏,出於某種原因她為這位老人提供了免費的住宿。

然而,有一天她在路過的時候,無意間聽到了鄰居在背後嚼舌根,或許是那些話語深深刺痛了她的自尊心,讓她覺得顏麵盡失,在衝動之下,她便對鄰居大打出手,從而引發了那場尋釁滋事案件。

隨後,辦案人員又根據對周邊居民的走訪情況進一步了解到,羅某娟的社會關係極為複雜,她似乎與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些複雜的關係就像一張交織錯亂的大網。

這也預示著警方後續的調查工作將會困難重重,就如同在荊棘中艱難穿行一般,要理清這些複雜的關係並從中找出與案件相關的線索,必然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麻煩。

不僅如此,在派出所那厚厚的案件材料中還看到了一些不尋常的記錄。

原來,受害者羅某的哥哥羅大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竟然有著多次報警的記錄。

仔細查看這些記錄的報警內容後發現,羅某兄妹與同村的其他人發生過多次激烈的衝突,這些衝突的程度都相當嚴重,從言語上的激烈爭吵到肢體上的推搡、打鬥,各種衝突場景應有盡有。

從這些頻繁發生的衝突事件中可以明顯看出,這兄妹二人的性格相當火爆,他們似乎很難控製自己的情緒,遇到一點小事就容易衝動,從而引發與他人的矛盾衝突。

令警方深感懷疑的是,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受害者羅某已然死亡了一周多的時間,然而在這麼長的時間裏,警方卻沒有收到受害者家人的報案。

正常情況下,親人失蹤或者遭遇不測,家人往往會心急如焚地向警方求助,但在這個案件中卻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其中似乎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