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知否18(1 / 1)

長柏的嫡女盛小五是最才華橫溢的女子,她愛出風頭、詩詞才情也很像墨蘭。

但長柏極討厭女孩吟風弄月,因此盛小五作為長柏的嫡女,被品行端正的父親教養的很規矩。

不料盛小五長大後被選為五皇子側妃,還是被動做了妾室。

夫妻恩愛的明蘭和春風得意的長柏也一直沒閑著。

兄妹倆半輩子都在爭奪孝順盛家祖母的養老送終權,直到二人子孫滿堂還在較勁兒。

最後以頭發花白的盛長柏勝出,盛家祖母在盛家頤養天年,平安終老。

而官家最終也還是選擇了高門貴女曹太後的侄女高氏為後。

高氏出身名門,其曾祖是宋初名將高瓊,母親為北宋開國元勳曹彬的孫女。

她四歲時被抱養在宮中,被曹皇後視為己出。

又迎娶了大臣舉薦的有賢德的女子入宮為妃,可謂是皆大歡喜了。

五皇子妃是永昌伯爵府的嫡女梁氏,而五皇子親自挑選了盛長柏的嫡女盛小五為側妃。

而明蘭也因為墨蘭的緣故,最終被郡主接受了,如願以償的嫁給了齊衡,倆人夫妻恩愛。

長楓考中後,盛老太太親自為長楓選了柳氏為妻。

柳家,世代簪纓,是綿延一兩百年的世家望族,柳氏,是柳家嫡女。

她嫁給盛家嫡子盛長柏都算是“低嫁”,更別說盛長楓這個庶子了。

而盛長楓,之所以能娶到柳氏,完全是因為他運氣太好了,成功撿了一個“漏”。

柳氏原本和定安蔣家,蔣閣老的嫡幺孫有婚約。

一個清流,一個閣老,按說也算是門當戶對。

可不巧的是,蔣閣老的兒子去世,蔣公子要替父守孝三年。

這門親事,就這樣耽擱了。

後經兩家商議,決定柳氏和蔣公子在孝期過後,再成婚。

誰知,這位蔣公子竟在孝期跟一個丫頭生出了一個兒子。

柳家家規嚴正,蔣家出了這樣的事情,本就帶了幾分不願意,誰知道,當柳家去蔣家討要說法時,蔣家的態度,卻完全是敷衍的。

“柳家嫂子也是大族出身,生平最是持禮嚴整,一聽聞這事,特去了趟定安問怎麼回事,那蔣家自是連連賠禮,不過理論了半天,聘禮也加了不少,可也沒見有個說法。柳夫人便不願把閨女嫁過去了。”

於是,柳氏的父親向盛家拋出了橄欖枝。

要知道,盛家跟蔣家是完全不能比的。更何況,盛長楓還是個庶子。

高門嫡女下嫁小門戶的庶子,何等不風光。

可偏偏柳家和柳氏,都沒有反對。要知道,當初王若弗因為下嫁盛紘還跟自己的母親鬧了一大場。

因為,她覺得盛家的門第太低,遠不如她姐姐嫁的康家顯赫。

可柳家和柳氏寧願低就盛家這種小門戶的庶子,都不願將就閣老家的嫡幼孫。

為什麼?

跟盛家老太太和盛明蘭看不上永昌侯府的梁晗是同樣的道理。

其一,蔣公子孝期做出這等事情來,顯然是不孝無德之人,人品和自製力都高明不到哪裏去。

蔣公子在孝期內敢和丫頭在一起,還生了孩子,可見其人品就不是個好的。

況且,他是知道自己有婚約在身的,明知道自己有婚約,卻全然不顧未婚妻的存在,肆意生下了庶長子,可見其對未來的妻子也是沒有多少尊重的。

女人嫁給這樣的男人,可以預見自己以後婚姻的艱難。

這種隻顧自己逍遙痛快的男人,不會為妻子考慮,就像康姨父一樣,雖然家世好,但是卻是個擔不起來的。

柳氏是個聰明人,與其給自己上那麼沉重的枷鎖,不如理智一些,重新選擇,哪怕家世差一點,至少人還有救。

其二,居然連孩子都生下來了,足見蔣家家規不嚴,至少蔣夫人逃不掉一個溺愛之責,攤上這麼個婆婆,也是麻煩不小。

蔣公子已經是個靠不住的。柳家到蔣家要說法,就是要看蔣家的態度。結果,蔣夫人一味包庇自己的兒子,根本不打算好好教育兒子。

男人靠不住,婆婆一味向著兒子,蔣家還是高門,柳氏要是嫁過去,該多艱難。

更重要的是,蔣家的態度,深刻地反映出了蔣家的家風不嚴。

一個家庭的家風不嚴,那麼這個家,一定是走下坡路的。

盛家,之所以能逐漸走向興盛,根本原因就是有良好的家風。

像蔣公子的這種事情,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盛紘有一次發現盛長楓和丫頭們廝混,他便立即綁了盛長楓,打了他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