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生母苗賢妃知道女兒的失禮行為是因為對婚姻的不滿,宋朝女性地位相對於其他的朝代算是比較高,在丈夫有過錯的前提下,女性也可以提出和離,於是苗賢妃派了她的親信內臣王務滋到公主宅去當總管。
表麵上的是去服侍駙馬爺李瑋,實際上是去監督李瑋,若李瑋有什麼過錯,公主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和離。
不過李瑋向來謹慎小心,王務滋完全找不到他的問題,於是王務滋向苗賢妃提議,他可以給李瑋送去一杯毒酒,公主就能徹底解脫了。
然而事關人命,苗賢妃也不敢做主,便去請示官家,官家雖然心疼女兒,但也遲遲無法決定。
曹皇後知道後便連忙和官家勸誡,畢竟當初讓公主嫁給李瑋是皇帝要彌補對生母未盡的孝道。
而如今卻要殺了李家後人,豈不是更愧對李家?
官家這才恍然大悟,否決了這個提議。
但兗國公主和駙馬的婚姻仍舊沒有改善,在公主夜叩宮門的兩年後(嘉佑七年)公主終於被允許搬回皇宮。
官家遣散了公主宅的所有奴仆,將梁懷吉等人調至前庭,不再讓他們侍奉公主駙馬,李瑋則被外放到了衛州作為知州,也就是太守。
李瑋的母親楊氏則交由李瑋的哥哥李璋贍養。
至此,這門婚事等同於告吹,此事再度引起大臣們的議論,諫官司馬光,太常博士傅堯喻等人紛紛上奏。
認為公主欺淩的李瑋一家,導致李瑋外放、母子分別,而公主的奴仆卻被召回皇宮,對李家實在太不公平,公主也應當受罰。
也在這同時,李瑋的大哥李璋大約想著這事情要是再鬧下去恐怕全家都受累,於是上書官家,《資治通鑒》中這樣記載:
“瑋愚矣,不足以承天恩,乞賜離絕。”
意思是我的弟弟李瑋既愚笨又不懂事理,不足以承天恩以公主為妻,請求皇上賜他們和離。
官家也明白這婚姻是無可挽救的,於是準許兩人和離。
而為了不再起爭議,官家下令將兗國公主降封為沂國公主,而且在除去李瑋駙馬都尉的頭銜後,賞賜了黃金二百兩,並且承諾讓李氏恩禮不衰。
這一年,是兩人結婚的第五年。
本公主24歲,李瑋27歲,終於結束了,這兩人恐怕都寧願沒有開始過的婚姻,本來故事到這裏就該結束了。
李瑋本無錯,平庸無貌亦非他能決定。從某種角度看,在這場聯姻中,李瑋亦是受害者。
徽柔將心中的不滿和悲傷,通通歸咎在李瑋身上,可這場悲劇的幕後黑手,則是嘴上總說疼愛她的爹爹。
在兩人和離才沒幾個月,也就是同年的十一月,官家將沂國公主晉為岐國公主,並讓李瑋複為駙馬都尉,等於就是名義上的讓兩人複婚。
史書上沒有記載仁宗讓兩人複婚的原因,但這年,51歲的官家身體狀況已經不太好了。
墨蘭和曹皇後在後宮細心照顧官家的身體,太子趙澤也極為孝順。
官家或許也是知曉自己的身體,將自己一身所學統統傳授給太子。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周娘子自婕妤進婉容。
就在官家讓兩人複婚的隔年,嘉佑八年三月二十九日,官家逝世,享年52歲,13歲的皇太子趙澤靈前即位。
官家仁孝,晉封了嫡母曹皇後為皇太後,生母盛貴妃為皇太妃,弟弟被封為秦王,公主也各有晉封。
這皇太妃可不是說是先帝的皇妃就能當的,這是東晉至宋朝對皇帝生母的封號。
那時候還沒有形成明清時期的兩宮並尊製度,如果新帝登基,先帝的皇後和新帝的生母都在,新帝生母隻能尊為皇太妃,不能尊為皇太後。
如果先帝皇後去世,新帝的生母才能被尊為皇太後。
若是新帝的生母已經去世,那麼便可以追封為皇後,然後追封為太後。
雖然如此,皇太妃的一應禮儀待遇和皇太後是等同的。
———————————————————
正妻:
超品:皇後曹丹姝
四妃:
正一品:貴妃盛墨蘭、淑妃董氏、德妃、賢妃苗心禾(有時設宸妃地位在貴妃之上)
九嬪:
正二品:太儀、貴儀、淑儀、淑容、順依、順容、婉儀、婉容周婉容、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張修容、修媛、充儀俞充儀、充容、充媛尚充儀
二十七世婦:
正三品婕妤楊婕妤
正四品美人
正五品才人:朱才人、張才人
八十一禦妻:
國夫人
郡夫人
郡君:始平郡君、沛國郡君、馮翊郡君
縣君
紅霞帔
紫霞帔
禦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