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氏出了月子後,皇子本該放在阿哥所撫養,但是芳兒知曉阿哥所的宮人撫養皇子並不用心,為免後宮嬪妃錯了主意,芳兒下令將六皇子永城放在了溫妃身邊撫養。
皇上也知曉清朝換子養的規矩,一是防止皇子被溺愛:清朝後宮規矩嚴格,皇子不能跟隨生母生活,以防止被溺愛,培養獨立和男子氣概。
二是防止皇子被殺害:後宮爭鬥激烈,皇子跟隨生母生活可能會成為鬥爭的犧牲品,交給其他妃嬪撫養可以保證其生命安全。
三是防止外戚擅權:通過不讓皇子與生母過於親近,可以減少外戚的影響,防止外戚擅權。
不過如今皇子就算在生母身邊撫養,也會在皇子三歲後統一遷入阿哥所居住。
也是為了防止皇子長於婦人之手,以後行事小家子氣,眼界不寬。
曆來皇家重視子嗣便是如此,如今皇上還算體諒嬪妃了。
前朝年家屢立戰功,皇上在後宮難免多召幸年氏幾次,亦是安撫年家。
年氏本就出身將門之女,身體康健,不久便有孕了。
皇上雖然高興,但是也沒有提及晉封年氏為妃。
年氏自然不太高興,但是四妃位滿,皇上不肯加封年氏也無可奈何。
年家驍勇善戰,年羹堯為了自己的妹妹在後宮舒心,更是拚命。
皇上感懷之下,在太後跟前難免多提了幾句。
芳兒心中有數,便也勸諫皇上,說是若年氏這胎生下還是皇子,便是多一個妃位也無妨。
皇上有些不願意,年氏根基不夠穩固,前朝已經賞過,若是再加封後宮…
芳兒卻說,皇上不若加封後宮,這也是賞賜過了年家。
皇上便懂了自己皇額娘的意思,這次的妃位是年家以軍功換來的,年氏賞賜過了,便不用賞賜年家了。
皇上想了想,這個更好,妃位也不過多加了一些俸祿罷了。
皇上也想要子嗣昌盛,難免多召幸了幾次蘇氏,蘇氏不久也有孕了。
芳兒喜歡蘇氏的養生之術,加之蘇氏有孕,下旨晉封蘇氏為貴人。
皇上也不在意這些地位低下的嬪妃,不過皇上喜歡魏氏,多有召幸,魏氏想來也是個能生的,不久也有孕了。
嬪妃安心養胎之下,皇上多召幸金氏,金氏容貌豔麗,貌若牡丹,本不是皇上喜歡的類型,但是後宮嬪妃多有孕,皇上也無人可選。
芳兒卻不願意皇上身邊沒有可心的人,給自己的兒子身邊送了不少宮女,但都被養在圍房,並未給位份放在後宮。
章佳氏瞧著皇上身邊沒有可心之人,趁機爭寵,皇上果然願意召幸。
王氏眼見章佳氏的行為,有樣學樣之下,也有了幾分恩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