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親自下令要給太子使絆子,但是太子爺還是太子爺,芳兒日夜和皇上在一起,自然知道了皇上的心思。
芳兒咬牙切齒之下故技重施,皇上雙目赤紅之下失了神智,芳兒卻不再給皇上疏解的機會,還下令趁機解決了太後。
太後崩逝了,皇上也失去了神誌,禦醫為了自己的腦袋不搬家,使出渾身的醫術也沒有換回皇上的神智。
不得已之下,禦醫爺隻好開些安神的藥給皇上服下,讓皇上一直沉睡下去。
太子此刻順利接手了朝政和太後的喪儀,芳兒身為皇後自然要安排後宮之事。
皇上卻沒有出席太後的喪儀,前朝對於此事自然議論紛紛,可皇後卻說皇上受不了太後崩逝的打擊,已經昏迷不醒了。
前朝的重臣張廷玉也代表了諸位大臣前來看過皇上,果然禦醫團團包圍著皇上,皇上安然無恙的躺在床上。
安撫過前朝的臣子之後,皇上爺安然無恙的躺在床上了,太子一力承擔了朝堂重任。
皇上最忠心的臣子如今為了自己家人的腦袋和自己的九族也不敢和太子爺對著幹了,太子在前朝順暢不少。
皇上昏迷日久,可禦醫絲毫研製不出任何藥物能夠醫治皇上的病情。
芳兒冷眼旁觀的皇上躺在床上的樣子,卻也安心陪伴在皇上身邊,以免出現什麼意外。
蘇培盛如今也如驚弓之鳥一般,日夜和高無庸守在皇上的身邊,絲毫不敢懈怠。
此時芳兒將橄欖枝遞到了蘇培盛的手中,蘇培盛看著皇上的模樣,聽著芳兒提起了宮外的崔槿汐,果斷的投靠了芳兒。
果然皇上還是留了一手的,皇上留下兩道一道聖旨要芳兒殉葬,若芳兒不肯殉葬,另一道聖旨就會發出,這道聖旨就是就廢了太子,改立三阿哥為太子。
芳兒收到蘇培盛手中的一道聖旨後,派人將高無庸一係的關押了起來,最終在高無庸的徒弟受不住酷刑後,才從口中吐出了聖旨的下落。
芳兒將這兩道聖旨親手燒了後,才以自身的味道浸染皇上的身軀,皇上果然已經受不得這樣的浸染。
開始發狂了起來,開始在宮中狂奔,禦前侍衛怕出事,跟在身後追趕,眼睜睜的看著皇上氣絕身亡。
芳兒心中清楚,皇上是最終得不到宣泄才狂奔而出,最終也是的不要宣泄才活活的憋死的。
皇上生前的禦醫便是最好的替罪羊,皇上死了,禦醫難辭其咎,太子靈前登基後,第一道旨意便是封了先帝皇後為太後。
芳兒做了皇後雖然還沒有行過冊封禮,可是有先帝旨意在,也名正言順的做了雙料太後。
先帝下葬後,後宮的嬪妃都做了太妃、太嬪?太貴人後遷到了壽康宮,芳兒搬到了慈寧宮居住。
先帝喪期過後,朝臣開始上折子選秀了,皇上也同意了。
畢竟皇上後宮空虛,宗室子弟也要綿延子嗣的。
太後親自主持了這屆的選秀,朝臣踴躍參加,都清楚,這屆秀女大概率會出一個皇後。
這屆秀女果然是最出挑的了,身份最高的便是富察氏、佟佳氏和鈕祜祿氏的秀女了,除此之外還有董鄂氏、烏拉那拉氏、烏雅氏,漢軍旗的高氏、年氏也都是重臣之女。
選秀轟轟烈烈的結束後,太後親自下懿旨,冊封富察氏為賢妃、佟佳氏為淑妃、董鄂氏為安嬪、高氏、年氏為貴人。
鈕祜祿氏為簡親王世子妃,烏拉那拉氏為敦親王側福晉,烏雅氏為慎貝勒嫡福晉。
皇上也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芳兒的意思,不過皇上還是有些不解,為什麼不選一個皇後出來。
芳兒卻是勸皇上先不封皇後,皇上的意自己也明白,按照家世,富察氏和佟佳氏都擔得起皇後之位,可是也隻有真正相處過後才了解這些人的性格,才知曉能不能擔得起皇後之責。
皇上明白了自己皇額娘的未盡之言,皇後之位牽涉國本,好立卻不好廢,也是害怕自己選了一個如廢後這般佛口蛇心的皇後,以至於差點讓先帝斷子絕孫,皇額娘是要自己先了解一下這幾個嬪妃的真實性情,若當真合適,以後冊封為皇後也無不可,若是不合適,便在選新人就是。
太後和皇上倆人達成共識後,便由太後下旨冊封了嬪妃。
嬪妃入宮後,統一拜見過太後以後,皇上開始臨行嬪妃了。
第一日自然是賢妃富察氏,第二天才是淑妃佟佳氏,以此下推。
皇上臨行過嬪妃後,將自己身邊的侍寢宮女白氏晉封了答應,後宮嬪妃正在爭寵,也不在意一個宮女出身的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