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親子溝通宜忌語
家長最不該說的話
“你怎麼那麼笨”
專家建議:家長批評孩子時切忌使用過激、諷刺的話,以防阻礙孩子潛能的發揮。應幫助孩子找方法。
“你看看人家的孩子”
專家建議:當孩子失敗時,不要拿別人的孩子和他比較,這樣容易導致他的自卑。應該給予孩子安慰。
“你敢不聽我的話”
專家建議:在勸說孩子時采取強壓方式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應采取平等式溝通。
“出去就永遠別回來”
專家建議:當孩子頂撞父母時,威脅或以暴製暴隻能激化親子關係。應該多一些寬容、聆聽、理解。
“誰讓你撒謊的”
專家建議:當孩子撒謊時,父母應該通過間接引導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以後不再犯。
“老毛病還沒改”
專家建議:麵對孩子的各種壞習慣,家長們應仔細觀察,找出原因,通過潛移默化的辦法改掉壞習慣。
“一點禮貌都沒有,快叫人”
專家建議:父母應針對孩子不敢與人打招呼的具體原因(比如怕生人等),幫助孩子提高交際能力。
“說你幾句就不高興”
專家建議:孩子挨罵後自然會有情緒,家長這時不要“火上澆油”再數落了。
“要是這樣你一輩子都沒有出息”
專家建議:家長教育孩子學習時切忌否定孩子。應該以孩子的優點和興趣為啟動點,加速孩子的進步。
“不做完作業就甭想玩”
專家建議: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製定一個合理的時間表,培養孩子按照時間表來安排自己的時間。
“說不行就不行”
專家建議:父母切勿製定過多的限製,影響孩子的成長。應該傾聽孩子的想法,給出合理的建議。
“沒看我正忙著嗎”
專家建議:父母說這句話容易讓孩子放棄探索和學習。可以告訴孩子現在很忙,等忙過後再聽他說。
“別動,等你長大後再幫我”
專家建議:父母應該分階段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應該鼓勵孩子去做,給孩子嚐試的機會。
“為了媽媽,你一定要考好”
專家建議:這樣說容易使孩子背負沉重的心理負擔。應根據孩子的真實情況確定孩子力所能及的目標。
“按我說的做”
專家建議:孩子不是傀儡,對於孩子的合理想法和意願,父母不妨放手讓孩子去獨立完成。
“你問我,我問誰”
專家建議:說這種話使孩子覺得受到了冷遇。可以說:“我也不清楚,你可以再好好想一想。”
“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
專家建議:這種話無形中傷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表達需求。
“閉嘴,小孩子問那麼多幹嗎”
專家建議:父母應該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也可以和他一起查資料找答案。
“你為什麼不還手打他”
專家建議:不要縱容孩子報複,正確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分析產生矛盾的原因,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馬上給我滾”
專家建議:這種話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不再愛他了。應該盡量克製自己,以避免傷害親子感情。
“你這個窩囊廢”
專家建議:這樣嘲諷、數落孩子,孩子會變得膽怯,沒有自信。父母的鼓勵是最好的助推力。
“你這個‘人來瘋’”
專家建議: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家庭的快樂氛圍,這是解決“人來瘋”的根本方法。
“考100分我就給你買禮物”
專家建議:用金錢去“引誘”孩子,不如找出孩子不願讀書的根源,然後對症下藥。應以精神鼓勵為主。
“早知道這樣,當初就不該生你”
專家建議:這種踐踏孩子尊嚴的話隻會讓孩子感到自卑,變得自暴自棄。批評孩子要注意用詞。
“當個小組長有什麼了不起”
專家建議:孩子取得成績後,家長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這樣讓孩子更有信心,更加努力。
家長最應該說的話
“你做得好”
經驗分享:肯定、認可和讚賞既可以給孩子指明努力的方向,又可以增強孩子繼續前進的動力。
“好主意”
經驗分享:孩子有了某個好想法,及時肯定孩子的想法是對的,可以提高孩子做事的積極性。
“我原諒你了”
經驗分享:原諒孩子的過錯,對孩子多一些寬容,可以讓孩子更好地改正錯誤,避免以後再犯類似錯誤。
“我相信你能做到”
經驗分享:當孩子出色完成了某項任務時,請摸摸他的頭或拍拍他的肩膀,告訴他“我相信你能做到”
“你進步真快”
經驗分享:當孩子在某方麵有長進時要這樣鼓勵他,因為誇獎是最好的獎勵,給孩子貼上了“好標簽”。
“你能行”
經驗分享:你為他雀躍,他就會給你一個又一個驚喜;你說他不行,他就會證明自己真的很笨。
“你長大了”
經驗分享:當孩子懂事了這樣說。這是盼望自己快快長大的孩子最願意聽到的話。
“我愛你”
經驗分享:告訴孩子,無論他做錯什麼,無論他的成績好壞,無論別人是否看得起他,父母永遠都愛他。
“你是個好孩子”
經驗分享:這句話在孩子心目中是最動聽的激勵語言,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一種最好的精神營養。
“對,不要怕”
經驗分享:當孩子麵對沒有做過或沒有把握的事時家長可以這樣說。這句話可以鼓勵孩子去勇敢麵對。
“你一點兒也不比別人笨”
經驗分享:當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時,聰明的父母會及時地給孩子鼓勵:“你一點兒也不比別人笨!”。
“再加把油”
經驗分享:讓孩子堅持下去,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大膽進取——再加一把油!就能讓孩子積極進取。
“你是個好幫手”
經驗分享:在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這樣誇獎孩子,對孩子自立能力的培養有非常好的效果。
“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
經驗分享:當孩子能夠把自己的物品(糖果、玩具等)和快樂與別人一起分享時可以這樣誇獎他。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經驗分享:父母可以用“我能理解你的心情”這樣的話來鼓勵他把事情說完,之後幫他找到解決的方法。
“你會有很好的前途的”
經驗分享:不論孩子現在是多麼的“差”,都要多鼓勵孩子,讓他樹立起對未來的信心。
“我也有錯”
經驗分享:父母能在孩子麵前承認自己在說話或辦事中的不當,最能得到孩子的諒解。
“應該有點兒冒險精神”
經驗分享:聰明的家長對孩子的冒險精神是支持的。當然,這裏所說的“冒險”是指“冒合理的風險”。
“我一直對你有信心”
經驗分享:請鼓勵你的孩子多想成功而不是多想障礙,這樣孩子會免去顧慮,更有信心。
“你是一個勇敢的孩子”
經驗分享:孩子的膽量是慢慢鍛煉出來的。多給孩子鼓勵,是對孩子精神上的有力支持。
“不要急”
經驗分享:一件事做了多次還不成功時,孩子難免會急躁起來。因此,我們要告訴孩子遇事要保持冷靜。
“你讓我感到很快樂”
經驗分享:當孩子做了某些事情讓父母得到快樂的時候,父母要毫不掩飾地表達自己的喜悅。
“你的看法有道理”
經驗分享: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看法和想法,不要駁斥他們的意見,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心聲。
“你一定有好主意”
經驗分享:多鼓勵孩子的想法,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試著去做。
“你會改變的”
經驗分享:當孩子失敗時應鼓勵她。孩子從失敗走向成功的過程,就是一個鍛煉自身、慢慢成熟的過程。
後記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許多人的默默奉獻,閃耀的是集體的智慧。其中銘刻著許多艱辛的付出,凝結著許多辛勤的勞動和汗水。
本書在策劃和寫作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同行的關懷與幫助,及許多老師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們致以誠摯的謝意:王傑、周珊、杜莉萍、何瑞欣、齊紅霞、李偉軍、曾桃園、許長榮、李良婷、張豔芬、孫亞蘭、閆晗、王豔、黃亞男、曹博、楊青、李顏壘、史慧莉、朱輝、上官紫微、餘學軍、徐娜、聶小晴、李娜、於海英、楊豔麗、姚曉維、潘靜、王豔明、楊英、杜慧、楊秉慧、武敬敏、葉光森、範小北、黃文平、李偉、毛定娟、徐春豔、胡以貴、歐陽勇富、姚迪雷、楊婧、吳迪、王非庶、王愛民、李琳、宋桂花、歐紅梅、付誌宏、蒙明炬、張璐璐、王娟娟等。
閱讀是一種享受,寫作這樣一本書的過程更是一種享受。在享受之餘,我們心中也充滿了感恩。因為在寫作過程中,我們不僅得到了同行的幫助,還借鑒了其他人智慧的精華。相信你們勞動的價值不會磨滅,因為它給讀者朋友們帶來了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