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就到了農曆七月十四。奉時的半仙老爸是流浪到北方的瑤人。瑤人是大山的兒子。在西南方的大山裏,還居住著奉老爸的族人們。奉姓是瑤家大姓。他們家過七月半。但不是指七月十五。是七月十四。
奉時敬鬼神。每年農曆七月十四必定到道口去燒紙。那些孤魂野鬼平日沒有香火供奉。各個瘦得皮包骨頭,活像餓死的鬼似得。看著可憐。奉時不小心瞧見過好幾次沒吃到香火,也沒搶到冥錢的野鬼趴到路人肩膀上吸食人氣。
吸人氣。對人有害,對鬼來說其實也是有損的。除了惡鬼厲鬼,一般的鬼魂都不願意吸食人氣。除非已經餓得沒辦法了。
南方也興過七月半。隻是大多漢人是過七月十五。少數民族則有過十四,十六的。所以這三天工地都停工了。大家都回去過節。沒回去的也不出去。就窩在工棚裏。鬼節出門晃悠確實不恰當。
隻有奉時一個人入了夜就背著大包出去。一個道口一個道口的燒冥錢。
奉時蹲著身子。點燃一打冥錢。他手裏有數。一打九張。每次抓就能抓準。火光剛亮起,一陣陰風襲來。原本悶熱的空氣居然涼爽起來。甚至有些覺得陰冷。
“別急搶。都有份兒。”奉時平靜地說。仿佛周圍真的圍著一圈準備搶錢的鬼。“我都分好了。搶也沒用。一個一個拿吧。”
火光忽明忽暗的。陰風四起加快了冥錢的燃燒速度。刮起的陰風吹起紙灰打著旋兒上升。卻始終離不開奉時用石灰塊畫的小圈。
“小夥子。燒錢呢?真不錯。現在已經沒有年輕人做這個事了。”
一個頭發花白步履蹣跚的老人拎著竹籃子經過。竹籃子裏擺放著白酒,肉,米飯,三隻杯子,三雙筷,另外一些就是香紙。
滿滿一大竹籃子。奉時見老人拎著都有些吃力。
“大娘。您拎這麼多。太費事了。他們也吃不到。多燒些錢就成了。”
“嗬嗬。我知道。可不就圖個心意。我家老頭啊,不知道是不是也沒個飽飯吃。哪。他就在那個路口被車撞的。我每年都得來一回才安心。就怕他在底下不好過。”老人指了指對麵的一個路口。
奉時望著她不說話。老人伸出一隻手拍拍他的肩膀。搖著頭拎著籃子就走了。
老人這邊剛剛離開。一群看熱鬧的年輕人就從奉時身邊跑過去。
“哎。看看。那邊有人跳樓呢。電視台都來了。”
這個道口附近都是民居。唯一高一些的建築就是附近一個新建的小區,小區裏大多是電梯樓盤,十幾層的高度。
聽說有人跳樓。附近的人都趕過來湊熱鬧。
奉時也不燒紙了。拎起包就跟著那幫人跑過去。
隻見一個穿著白色長裙的女子獨自坐在一棟高樓樓頂的護欄上。消防車,救護車,記者……該到的都到了。也有人在樓頂勸說。試圖讓女子從護欄上下來。可是女子的情緒似乎有些激動。夜風一吹,好似隨時就從上頭吹下來了。
奉時站著底下看熱鬧的人群裏昂頭往上看。他的視力很好。樓頂上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
女人要死了。奉時想。不是鬼魅作祟,也不是中了邪。是女人一心想死。那一臉的死氣,凡人怎麼救得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