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節 創造性模仿也是一種創新(2 / 2)

模仿的目的不是更像別人,而是發展自身。企業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就必須擺脫邯鄲學步式的簡單模仿。

我們來看三星電子是怎樣通過對電子巨頭索尼進行創造性模仿,而一步步成長壯大起來的。

2006年,三星公司的股票飛漲,每股高達699美元,公司市值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是日本著名的電子巨頭索尼公司的2倍多。三星公司成為亞洲市場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這在韓國也是首次出現。

作為全球消費電子領域的一匹黑馬,三星公司的成長並非一帆風順。公司剛剛建立時,生產的是仿造產品,而其中許多都是以日本著名電子企業的產品為基礎的。1970年,三星公司還在為日本的三洋公司打工,製造廉價的12英寸黑白電視機。到1978年,三星公司便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黑白電視機製造商。1979年,它與另外一家日本電子設備製造公司——夏普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由此開始生產微波爐。1986年,三星公司不但能夠向日本出口產品,而且還將產品出口到歐洲和美國。這時,它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微波爐生產商。1990年,三星公司憑借其開發的16MDRAM芯片,在世界半導體製造商中排名第13位。

在進行了幾年技術模仿後,三星公司意識到企業進步的唯一途徑是從技術的跟隨者上升為技術的管理者,而這隻有通過在所從事的每個領域內進行創新才可以做到。於是,三星公司開始強調變革和創新。總裁李健熙甚至親自向日本、美國公司的工程師就一些技術細節問題虛心求教。

現在三星在技術上已成為世界頂尖級的技術創新公司,在移動電話、手持計算設備、平麵顯示器以及超薄筆記本電腦等眾多領域創造了一係列的尖端技術。三星為了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品牌,除了在數碼相機、顯示器、音響等領域頻繁出擊外,還對索尼最薄弱的部分,即手機產品展開了最猛烈的攻擊。

目前,在全球手機市場上,消費者公認的最漂亮、最受歡迎的手機是三星,這完全顛覆了索尼在消費電子領域的頂尖角色。就這樣,三星從一隻“仿造貓”進化為“太極虎”。

這距離三星電子2005年以前把全球銷售收入增長兩倍,從而一舉超過索尼的“超越”戰略還有差距,但並不影響三星電子作為一個“模仿”神話而成為諸多中國企業推崇的對象。把三星和索尼類比,是有點“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期待在內。幾年前的三星,正是索尼的模仿者,而現在,許多中國企業則成了三星電子的模仿者。

要想創新,必須走出自己的路來。其實,創新都是有個性的,沒有個性的創新隻是機械地模仿。創新之初模仿成功者的模式是可以的,但不能一味模仿而不求突破。模仿是手段,創造才是根本。

因此,要根據自己的個性設計一條成功的路線和方法,這才是根本。企業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生存和發展,必須建立一個完整而有個性的經營模式,實現創造性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