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2)

徐寧在角落裏吃得歡,也沒個人搭理他,他也落得清閑。

聽說馨香坊裏有姑娘,有小倌,各個都是琴棋書畫樣樣皆通,可惜這次來的都是一群大夫,實在是沒有他們發揮特長的地兒。

隻得好生伺候著他們吃喝和玩耍。像徐寧這種完全不合群的人,就算衣著還算可以,但一看就是個在這群人中沒有什麼身份地位的人,自然就沒有姑娘和小倌前來搭話。

馨香坊裏有歌舞表演,又有吃有喝,徐寧也不覺得寂寞。

今天馨香坊被包了場子,沒有請帖根本進不來。

徐寧看歌舞表演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福清堂的三位大夫來到這裏的時候,就眼尖的看到了徐寧。

張大夫最是熱情的走到徐寧的桌子旁坐下,樂嗬嗬的說道:“徐兄,怎麼就你一個人坐在這兒,走,我給你介紹幾個朋友去。”

張大夫對徐寧的稱呼從表字到了兄弟相稱。

徐寧眯眼瞧了張大夫半晌,張大夫被徐寧看得有些心虛,老臉忍不住紅了。

徐大夫和柳大夫還好奇張大夫什麼時候對徐寧這般熱情了。

他們也沒去打擾張大夫跟徐寧的溝通,今兒有蘇州城的杏林泰鬥來,還有不少老友也來了,雖然二人都知道徐寧會些醫術。可是跟杏林泰鬥和老友相比,徐寧這個小輩還不夠他們親自迎上去。

對於徐寧的出現,他們倒是沒有太多的想法,隻以為徐寧是跟著薛承鈞來的。薛家是藥材供應商,雖然沒見過薛承鈞,眾人也聽過薛承鈞這個名字。

徐寧對張大夫的熱情有些吃不消,笑著說道:“張大夫,您還是叫我致遠吧,晚輩實在是當不起。”

“當得起,當得起!”張大夫的臉快小成了一朵菊花。

今兒中午他拿到徐寧記背下來的那本醫書之後,就迫不及待的看了一遍,裏麵除了藥方之外,竟然還有一個叫徐敬思的人的筆記和備注。

藥方已經是無價之寶了,那些注解更是無價,想來那個叫徐敬思的,便是徐寧的先祖之類的人物。

就那麼薄薄的一本書,卻讓張大夫大開眼界。給張大夫最大的感慨便是:原來病還可以這麼治。

他比劉銘高了好幾個層次,自然就更能理解其中的奧妙。對於武林人士來說,這本醫書就好比武功秘籍,絕對是屬於能傳家的。

這種東西,當初徐寧怎麼就拿去換了那些完全就沒用處的四書五經呢,敗家啊,實在是太敗家了。

倘若他有徐家成套的醫書,自小就開始看這些書,定會成為聞名杏林的名醫。

再看看徐寧,就算有些醫術,卻也沒有任何的名聲,最後還選擇當了贅婿,不僅敗家,還丟臉。

但這本醫書足以讓張大夫對徐寧的態度和善,徐寧既然能記住一本書,是不是其他的書,也會記住?就算記得不全,也能記住一兩本吧!

倘若能從徐寧手中拿到徐家其他的醫書……

張大夫想想就覺得自己睡覺都能笑醒。徐寧不是要他的行醫筆記嘛,他全給了。

“致遠啊,你還要我的行醫筆記不,我全給你,還把我這輩子搜集的醫書全給你換你家的家傳醫書,成不?”

張大夫湊得很近,生怕徐寧會逃似的。

徐寧趕緊挪了挪身子,離張大夫遠一點,張大夫的熱情,他真的吃不消啊!

徐寧尷尬的笑了笑,說道:“我就記得那本書。”

他確實隻記得那一本書,徐家其他祖傳醫書長啥樣,他根本連見都沒見過,怎麼可能再給張大夫。何況,他有張大夫十年的行醫筆記,其實也已經足夠了。

張大夫頗為失望,不過對徐寧的態度好在沒有突然冷下來,不論如何,張大夫還是感激徐寧的,若非徐寧給的那本醫書,估計他這輩子,就再也別想在醫術上有太大的進步,那本書,完全給了張大夫一條全新的思路。

張大夫雖然重名重利,還有點小勢力,卻也不是那種轉眼就給臉色的人。當然嘛,人最想的,便是從徐寧身上挖到最大的好處。

張大夫跟徐寧說了不少關於蘇州杏林圈子的事,徐寧興致缺缺,偶爾說了幾句關於治病方麵的看法,竟得到了徐寧的回應。

說著說著,竟成了二人相互商討,張大夫竟有些意猶未盡,跟徐寧聊得越久,越覺得徐寧不像傳言那般不懂醫術,相反,徐寧的醫術還不錯,至少交流了這麼久,張大夫很驚訝徐寧的對於醫術的見解。

當然,徐寧也從張大夫這裏學到了不少,比如治療小兒咯痰,堵住喉嚨,吐不出痰。隻要一根繩子綁著一粒巴豆,讓小兒吞下去,然後往上拉繩子,如此來回數次,小兒便會反胃,隨後吐出痰。

這隻是一個技巧性的東西,徐寧也是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