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情商與人際交往(7)(1 / 3)

奇跡在於“用點心”

哈佛告訴學生,要影響別人,就要從用心開始,因為隻有你自己用心做某件事情,才能使別人受到感染,從而才能真正影響到別人。那些用些做事的人,他們不但能使自己變得更完善,還能使世界因自己而得到改變。

有一個6歲的加拿大男孩,曾經用一顆單純的心改變了世界。

他曾被評選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甚至被人稱為“加拿大的靈魂”,他就是曾經接受過加拿大國家榮譽勳章的瑞恩·希裏傑克。

1998年,6歲的瑞恩第一次聽說在非洲有很多孩子因為喝不上幹淨的水而死去,於是,為非洲的孩子捐獻一口井成了他的夢想。

那天回到家裏,他向媽媽要70加元時,媽媽告訴他:“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湊齊這一筆錢,比如打掃房間、清理垃圾,我會給你報酬。”瑞恩遲疑了一下,最終答應了。於是,他開始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

瑞恩得到的第一個任務是吸地毯,幹了兩個多小時後他得到了兩塊錢的報酬。幾天之後,當全家人去看電影時,瑞恩一個人留在家裏擦了兩個小時窗子,賺到第二個兩塊錢。全家人都以為瑞恩不過是心血來潮,他卻堅持了下來。

四個月後,當瑞恩把辛苦積攢的錢交給有關組織時卻得知,70元隻夠買一個水泵,挖一口井實際需要2000加元,他並沒有放棄,反而更加賣力了,因為他隻有一個想法,就是要盡自己的能力讓更多非洲的小朋友喝到水。

漸漸的,大家都知道了瑞恩的這個夢想。於是爺爺雇他去撿鬆果;暴風雪過後,鄰居們請他去幫忙撿落下的樹枝;瑞恩考試得了好成績,爸爸給了他獎勵;瑞恩從那時起不再買玩具……所有這些錢,都被瑞恩放進了那個存錢的舊餅幹盒裏。

後來,他的故事被媒體報道了,他的名字傳遍了整個國家。一個月後,在他家的郵筒裏出現了一封陌生的來信,裏麵有一張30萬元的支票,還有一張便條:“但願我可以為你和非洲的孩子們做得更多。”如果你以為這是故事的結尾,那就錯了,因為這隻是事情的開始。接下來,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又有上千萬元的彙款支持瑞恩的夢想。

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會正式成立。瑞恩的夢想成為千萬人參加的一項事業。

事後有人問瑞恩:“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瑞恩說:“沒有為什麼,我隻是想讓他們喝到幹淨的水。”

“沒有為什麼”,一切就是如此簡單,他隻是聽從了自己的召喚,並隨著善良靈魂的高歌起舞而已。那一支心靈的舞蹈,卻令整個世界為之傾倒。

心靈純淨的人,往往是精神潛能真正覺醒的人。他們那些美好的夢想和執著的信念具有強大的感召力,所以能四兩撥千斤般創造奇跡。一個人隻要用心去做某事,那麼他必然具有強大的人格魅力,這種魅力會不自主地影響到別人。

“今天,我一定要斷然拒絕他們的要求。”出門之前,卡爾森太太在心裏對自己這麼說。

天下著很大的雨,到處都是水。卡爾森太太之所以冒雨出門,是為了把眼前這件事盡快處理完。

卡爾森太太平時以樂善好施出名。她經常捐東西給遭到天災人禍的人,或買很多衣料送給本市的貧民。可是,這一次的事,性質大不相同,使她無法像平時那樣爽口答應。雖然目的是為了貧苦無依的孤兒們著想,但要她捐出祖傳的土地來建造孤兒院,她實在無法同意。她對世世代代傳下來的那片土地有無限的感情,何況,她年紀已老,此後生活的主要收入來源就靠那塊土地。這是跟她此後的生活有直接關係的事。說得嚴重一點,若失去這一塊土地,她的生活馬上就要受到影響。

“不管對方如何懇求,也不能有一丁點同情心,否則……”想著,想著,卡爾森太太的腳步就越來越快了。

雨越下越大,風也吹得更起勁了。不多久,她到了目的地。她推開大門,走進去。由於是個大雨天,走廊上到處濕濕的。她在門口尋找拖鞋穿。

“請進!”這時候,隨著一個甜美的聲音,女辦事員瑪麗笑容可掬地站在了卡爾森太太麵前。瑪麗看到地板上沒有拖鞋了,立刻毫不猶豫地脫下自己的拖鞋給卡爾森太太穿。

“真抱歉,所有的拖鞋都給別人穿了。”瑪麗小姐誠懇地說道。

卡爾森太太看到瑪麗小姐的襪子踏在地板上,一刹那之間就給弄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