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十歲起,每一個聖誕節安徒生都有一本新童話來到孩子們身邊,如此持續了43年,直到他生命結束。“醜小鴨”、“錫兵”、“野天鵝”、“夜鶯”……他筆下的每一個形象都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滿足感。
《幸運的貝兒》是安徒生晚年的作品,其中頗具自傳色彩。貝兒一生追求至美的藝術境界,在觀眾們向他歡呼、心愛的女孩將花束向他拋來的成功時刻,貝兒“像索福克裏斯在奧林匹亞競技的時候一樣,像多瓦先生在劇院裏聽到交響樂的時候一樣……他心裏的一根動脈管爆裂了。像閃電一般,他在這裏的日子結束了——在人間的歡樂中,在完成了他對人間的任務以後,沒有絲毫痛苦地結束了。他比成千上萬的人都要幸運!”安徒生幾乎是體驗了一次帶著榮譽和鮮花離開人世的滿足,這件事情後來也真的在他身上發生了——70歲時,安徒生因肝癌病逝世於朋友的鄉間別墅。
哲學家描述生命時,認為它與生俱來就有兩種特性,即神性和物性。生命的樂音發自兩者共同和諧地彈奏,而生命的妙音則發端於生命的自足中。如果能做到和諧、自足,人生就會充滿樂趣。但很多時候,我們的內心是不和諧、不滿足的,外在有很多的苦難我們無法消解,但內在的世界中,我們有絕對的權力選擇快樂,就像安徒生選擇在創作中抒發自己改變世界、實現美好生活的願望一樣。快不快樂,完全是由自己的想法決定。
有一位銀行家,在51歲的時候,財富高達數百萬美元,而到52歲的時候,他失去了所有的財富,而且背上了一大堆債務。麵臨巨大的打擊,他沒有頹廢也沒有悲觀失望,而是決定要東山再起。不久,他又積累了巨額的財富。當他還清最後300個債務人的欠款後,這位金融家實現了他的承諾。有人問他的第二筆財富是怎樣積累起來的。他回答說:
“這很簡單,因為我從來沒有改變從父母身上繼承下來的個性,就是積極樂觀。從我早期謀生開始,我就認為要以充滿希望的一麵來看待萬事萬物,從來不要在陰影的籠罩下生活。我總是有理由讓自己相信,實際的情況比一般人設想和尖刻批評的情況要好得多。我相信,我們的社會到處都是財富,隻要去工作就一定會發現財富、獲得財富。這就是我生活成功的秘密,記住總是要看到事物陽光燦爛的一麵。這個世界應該更加光明、更加美好,如果人們懂得保持快樂是他們的責任,懂得開開心心地完成自己的職責也是他們的責任,那麼,這個世界就會美妙多了。每天都快樂地生活,也是讓別人幸福的最好保證。”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快樂開心的人在我們的記憶裏會留存很長的時間,因為我們更願意留下快樂的而不是悲傷的記憶。每當我們回想起那些勇敢且愉快的人時,我們總能感受到一種柔和的親切感。
快樂的秘訣,似乎藏在一種完美的平衡裏。既不輕言放棄,又能真正堅持,善於在細微之處學會感悟,又不沉湎於過度的喜悅。世上沒有絕對幸福的人,隻有不肯快樂的心,順其自然地享受快樂其實每個人都能做到,因為這一切由你自己的想法來決定。
第2章 智商與情商:人的左膀右臂
智商PK情商
智商就是智力商數。智力通常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智力的高低通常用智力商數來表示,是用以標示智力發展水平。
以往認為,一個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現在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情商水平的高低對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著重大的影響作用,有時其作用甚至要超過智力水平。
有人說成功者是80%情商+20%智商,失敗者是20%情商+20%智商。對於人類來說,情商與智商都很重要,如同人生的左臂右膀,缺一不可。
情商又稱情緒智力,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誌、耐受挫折等方麵的綜合素質品質。情商高,綜合素質就高;情商低,綜合素質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