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1)

第一章

成小朵不見了。

這是周漫舟與丈夫成小林登上倫敦飛往北京的航班後,國內發生的一件大事兒。那時,人民的基層教育工作者——退休小學教師李紅正在一邊擇豆角,一邊想著兒子兒媳馬上要回國的高興事兒。她計劃著去趟北京看看兒子,更計劃著兒媳準備要孩子,自己該做一批小衣服備著。

就是在這一片“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矯情氣氛中,李紅隱隱察覺到了一絲異樣:早就該下班回家的成小朵,並沒有衝進門像剛吃了三碗白飯那樣氣力充足的大喊“媽,我餓死了!”——現在沒有,過去的半個小時也沒有。

李紅琢磨著給女兒打個電話催她趕緊回家吃飯,這時才發現了電話底下壓著的一張小字條:“媽,我去北京投奔哥哥,自己闖一闖,我已經跟哥哥嫂子打好招呼了,你就不用擔心了。”

之前成小朵跟李紅表達過自己想要出去闖一闖的想法,被李紅斷然拒絕,母女兩爭持不下決定打國際長途,讓家裏唯一的男人成小林決斷。成小林當然站在母親這邊,理由是以成小朵這種“心眼缺到令人發愁的性格”,出來混,那肯定是浪費青春。

李紅因此覺得,女兒根本沒有去投奔兒子。但無論她怎麼打女兒的電話,溫柔的錄音都一直客氣地提醒李紅,她女兒的電話已關機。兒子此時又在飛機上,李紅頓時感到自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拿著電話楞了半天,任憑準備炒菜的鍋燒了個底兒掉。

按理說李家的戶口本上本不該有成小朵這麼一口子。成小林常說,成小朵的出生是一係列誤會之後造成的一個錯誤。小林、小朵的爺爺是烈士,父親又是獨子,成家符合生二胎的資格。但李紅夫妻二人,一個在學校,一個在部隊,工作都忙,並不想生兩個孩子,李紅為此還特意在小林三歲的時候,去醫院上了環兒。但老話不總說嗎,世事難料!在小林上小學二年級那年,李紅接到自己的丈夫在執行部隊演習任務時意外犧牲的消息時,居然發現自己已經懷孕一個多月了。李紅成了烈屬,肚子裏的孩子也一下子從計劃外懷孕,變成了寶貴的遺腹子。

成小朵就是這樣出生的,一命換一命,成家算是人口持平。像所有八零後的城市姑娘一樣,成小朵生活在一個物質不算豐富,卻也絕不算匱乏的年代。與那個時代所有的城市姑娘不一樣,成小朵有個大自己很多的“老大”,惹了禍總有成小林幫忙出頭。但很快,成小朵就發現,做人“小弟”並不是那麼容易。比如“老大”進了大學,自己上了大專;老大出國留學,自己在家鄉小城的一個電信營業廳裏站櫃台、賣手機。

如果沒有對比與榜樣,哪裏會有不甘和不安呢?

也許是哥哥的平步青雲,給成小朵造成了錯覺,她始終不甘心留在老家鹽城。同是一個媽生,吃同一鍋飯,他成小林可以,成小朵自然也可以。但成小朵不幸忽略了“龍生九子子不同”這個淺顯而簡單的民間道理。即便是母親和哥哥都不支持自己去北京闖蕩,她還是毅然決然北上尋夢。

正如李紅所不希望的那樣,成小林壓根不知道成小朵來投奔自己這件事。此時此刻,他正在三萬英尺高空中揮斥方遒、運籌帷幄,想著與世界接軌、學以致用的巨大課題。

無疑,這世界上有一類人天生就具有魅力,他們大多長相出眾、聰明且更容易獲得成功。或者說,這類人天生就有如同宗教領袖一般讓人信服與崇拜的力量。成小林就是這類人中的一個:在他人生過去的35年間,無論身處什麼環境,成小林總是領頭羊。從小學時的班長,到大學時的學生會主席,研究生畢業後順利進了國企、不滿足現狀去英國念了MBA……成小林似乎從不用努力爭取什麼機會,他選擇機會就像在市場上買白菜。

相比之下,身邊的妻子周漫舟反倒顯得有些心事重重。與一帆風順,仿佛從出生就開始被好運垂青的丈夫不同,周漫舟的所有得到都是與付出成正比的,而印證她的這種觀點的,卻正是她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