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3 / 3)

容臻隻感覺到胸前的衣料漸漸被沾濕。他什麼都沒說,卻抱緊了懷中的人,無聲的安慰著。

******

這一趟容臻和明薇入宮,如同在湖麵上投下一顆小石子,隻蕩起淺淺的漣漪,很快便歸於平靜。

雖然瑜親王府仍然有羽林衛看著,裏頭的待遇卻是大大不同了。東宮裏一眾服侍的人都被送了過來,連同二人慣常用的物件,也搬足足搬了十來車。後來容鐸又下旨意,賞賜了不少好東西。

朝堂上的風向因此再度變得曖昧不明。

太孫才被罰在宮外思過,沒過兩日便宣太孫夫婦進宮,而後太孫的待遇一下子被提高了,哪裏像是去閉門思過,簡直是去享受了。隻除了護衛還是羽林衛、沒有自由,其餘實在與東宮無異。

容臻的境況看起來漸漸好了,卻有人坐不住了。

淑妃宮中。

“母妃,您說父皇這是何意?”誠親王緊皺著眉頭,麵容雖也稱得上俊朗,卻長得不太像容鐸。他對自己的母親淑妃還是十分信任的,在大事上也願意多和淑妃商量。“說是罰容臻思過,這哪裏有思過的樣子?”

雖然誠親王已經是成年皇子,不方便進出內宮。不過隻消淑妃派人往太醫院知會一聲,誠親王作為孝子自然要進宮探視的。

一反常態的,淑妃眼神有些飄飄忽忽不定,沒有說話。

她同樣在想容鐸反常的緣由。

“那日是突然傳來的消息,讓容臻和明氏一同覲見。”誠親王似乎注意到自己母妃的失態,便自顧自的道:“您應該也得到過消息,前一日父皇的旨意分明還是讓陳妃召明氏進宮。”

“母妃、母妃?”誠親王見淑妃竟半晌沒說話,不由抬高了聲音。

這時淑妃才仿佛如夢初醒般反應過來。

“容臻犯得本也不是大過錯,若是你父皇不願,他便還是尊榮的皇太孫。”見誠親王麵色微變,淑妃立刻道:“雖說容臻販私鹽有罪,可他也僅有這一項罪名而已。”

“平心而論,容臻到底還是太孫,這些年來也著實寒酸了些。若是他肯在你父皇麵前哭哭委屈,你父皇未嚐不會心軟。”淑妃的話毫不留情:“你這回還是莽撞了些。”

淑妃這毫不留情麵的話讓誠親王微怔。他不由覺得有些麵上發紅,自己也是三十多歲的人了,竟還被母妃不容情的訓斥。他猶自不甘心的道:“母妃,您這是什麼意思?難道兒子還錯了不成?容臻的太孫之位本就坐不穩,兒子隻是推了他一把罷了!”

“可你還是操之過急了,你該耐心等一等,順蔓摸瓜,未嚐不會牽扯出更多的事來。”淑妃的目光陡然變得淩厲,如同淬了毒的匕首泛著寒光:“便是沒有,你也可以給他編織上。”

說到這兒,誠親王不由氣短。“兒子何嚐不想,隻是老四、老六兩個,虎視眈眈的在一旁瞧著,兒子倒不好動手。”

淑妃並沒有一味責備兒子的意思,聽了誠親王的話,她的語氣也軟了下來。“這件事著實有些蹊蹺,你容母妃再思量思量。”

原本在他們眼中,容臻是不足為慮的。可淑妃幾次見過明薇後,隻覺得把容臻拉下太孫之位,最大的變數竟是明薇。而且是神似唐婉的人,讓她日夜不得安心。

瓊華宮自從唐婉被打入冷宮後,便一直封了起來。負責打掃瓊華宮的人,也是清涼殿裏極受容鐸信任的人,等閑人並不能進去。

當日皇貴妃盛寵於後宮,瓊華宮中更是珍寶無數,聽說大半個後宮的寶貝都在瓊華宮中。可瓊華宮中這些年來竟沒有流出分毫,全部被鎖了起來。甚至有時候,容鐸還回去瓊華宮坐上一坐。

人越到年老時,便更容易懷念從前的事。

誰知道容鐸會不會因為明薇而改變對容臻的看法?

“讓昊哥兒納個成平侯府庶女。”淑妃沉吟片刻後,緩緩道:“明薇此人,該更加關注才是。”

誠親王雖然覺著自己母妃的話有些古怪,但想著不過是替兒子納個小星,便也沒放在心上,痛快的答應下來。他想了想,又道“昊哥兒正妃的人選,還要勞母親多操心。”

“讓王妃把人選出些來,我再替你們參詳。”淑妃有些疲倦的揉了揉額角,“這是昊哥兒的大事,萬不可疏忽。”

“兒子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