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傅安(二)(2 / 2)

“但帖木兒無意直接統治印度,他大約也難以直接統治印度,在將德裏城劫掠一空後,就帶著工匠北上返回撒馬爾罕城。臣後來聽聞,因此戰德裏國損失慘重,各地的印度人紛紛起義,其國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因為傅安認為阿富汗人統治印度不合理,所以對於印度人的反抗用了起義一詞。

之後傅安大概介紹了一下他見到的印度風情,繼續道:“下一年建業元年帖木兒途徑波斯西征安納托利亞。安納托利亞是波斯以西的一塊土地,大約等同於山東、河北、山西、河南四省總和,其西就是被西方人稱為地中海的大海,其南為方。地中海東岸為安納托利亞與方,北岸為歐洲,南岸為非洲。其西據還有一片大海,被稱為阿特蘭提克海。這一片大海就如同扶桑以東之海一般無窮無盡,將陸地包圍在中間。”

“帖木兒西征安納托利亞,一路上各國大多望風而降,隻有黑羊國不降,帖木兒帶兵與之戰,大破之,其國國主優素福南逃,據逃到了埃及。之後其它國家對帖木兒更加臣服,帖木兒從各國收取了供奉後暫且帶兵駐紮在波斯。”

“可他攻打安納托利亞使得另一強國不滿。這一國名為奧斯曼國,臣在自述中已寫到,位於安那托利亞西部,國力強大。該國之後二年與帖木兒爭奪安納托利亞東部,反複交戰,直至建業四年被打敗,其國國主也戰死。之後帖木兒將奧斯曼國一分為四,令其四個兒孫各占一部,分而治之。之後帖木兒帶兵返回撒馬爾罕城。”

傅安又了在波斯、安納托利亞等地的見聞,繼續道:“之後這一年多,帖木兒都在籌備東征大明之事,期間也曾派人北上攻打白帳、藍帳與金帳汗國。其人於今年正月十六日決定東征大明,月底正式出兵,之後的事情就是這一戰了。”

“西方有這麼大麼?”聽完了傅安的介紹,陳繼與徐暉祖異口同聲的道。他們長期以來秉承中華傳統的觀念,覺得大明為世界的中心,西方的麵積應當很才對。可傅安的回答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陛下,二位大人,”傅安心翼翼的道:“大明雖為當世第一強國,無論土地人口都為當世第一,但下土地數萬裏,大明不過占了十之一二,即使算上扶桑、朝鮮、暹羅、蒙古等臣服大明之國度,也不過是十之三四。”

“哈哈,下如此之大,當年鐵木真的孫子拔都曾經西征至極西之地,大約就是你口中的歐洲,因窩闊台病逝帶兵從歐洲騎馬奔馳返回斡難河畔,即使馬不停蹄日行百裏,也花了半年時間才返回,可見世界之遼闊。”允熥笑道。

“陛下高見!”傅安馬上道。陳繼與徐暉祖也躬身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