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寧王朱權(本章四千字,之後還有一更)(3 / 3)

“可是陛下,臣這次帶來了許多這次征伐漠北立功的將士,何時給他們議功?這還是不要久拖得好。”朱權又道。

“怎麼?兵部還沒有將功勞議出來?”

“還沒。”

“這是怎麼回事?”允熥疑惑:“若是以前的景清也就罷了,他非常嚴謹;現在梅殷掌管兵部,也這樣辦事?罷了,過一會兒朕給梅殷傳口諭,讓他快些。”

“多謝陛下。”朱權道。他頓了頓,又道:“可是,陛下,對朵顏衛的首領賞賜就是我也捉摸不定;他們現在不太想要財貨了,想要擴大自家的牧場,要水草豐美的地方。”

“哦,他們想要大寧城附近的地方不成?”允熥似笑非笑的道。

朱權沒明白允熥這個表情是什麼意思,道:“這他們就算心裏想,也不敢,他們想要全寧衛(今翁牛特旗)。”

“朕記得現在朵顏衛的指揮使是脫兒火察,是他和你的?”允熥問道。

“是。”朱權道。

“你回去後撤換了這個拖兒火察!以原來的指揮同知哈兒兀歹為指揮使。”允熥道。

“這,”朱權的話還未完,允熥就打斷道:“這些蒙古人絕對不能讓他們得寸進尺!尤其是在你們大寧,靠近草原的地方。”

“一定要記住,這些蒙古人可用,但是也僅僅是可用而已,萬萬不可信任。得有人拌黑臉,有人扮紅臉。算了,這次還是朕來辦黑臉,將脫兒火察留在京城的五軍都督府,明升暗降。”

“是,陛下。”道理其實朱權也知道,隻不過他不覺得這件事就到了這個份上,畢竟現在歸他管轄的朵顏衛十分順從。但他肯定不會反駁允熥的話,點頭答應。

“至於這次出兵的泰寧衛,”允熥又道:“朕已經得到了十五叔的來信,知道忽剌班胡沒提什麼過分的要求,已經回信允許十五叔自己處置了。”

允熥是來到這個時空才知道,兀良哈三衛在洪武末年建文初年都歸屬寧王管轄是《明史》上胡扯。‘自錦、義曆廣寧至遼河,曰泰寧’,泰寧衛的地方位於錦州向西一直到遼河,位於遼西:‘自黃泥窪逾沈陽、鐵嶺至開原,曰福餘’,福餘衛位於從大連到開原這一片地方,是遼東。

而遼東、遼西朱元璋都是分封了王爺的,雖然開原的韓王、沈陽的沈王曆史上都沒有到任,但遼西的遼王已經到任,並且在韓王、沈王到任之前暫管遼東軍事,所以朱元璋怎麼可能讓寧王管轄福餘衛和泰寧衛。歸屬寧王朱權的隻有一個朵顏衛。

完了寧藩的事情,允熥打算和尚炳一西北之事。可寧王朱權仍舊好像有話要的樣子。允熥側頭一眼瞥見,道:“十七叔還有什麼話要?”

朱權又猶豫了一下,見允熥已經有些不耐煩,對允熥道:“陛下,我大寧也不是長城內的熟地,本地也多蠻夷,……”他絮絮叨叨的了許多。

允熥一開始還沒明白他到底想什麼,隻是出於對朱權的尊敬沒有打斷;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朱權這是想要當國主啊。

明白了朱權意思的允熥有些左右為難。他不能撤了寧王的藩,大寧位於長城以北很遠的地方,沒有一個能全權負責的人鎮守,各種麻煩事都會出現,維持北平行都司(大寧都司)的成本也會非常高。

可真的實封朱權為寧藩國也有問題。大寧地界適合種植業的土地不多,也不靠近海邊,隻能以放牧為生。不種地,漢人強大的同化能力就無從施展,允熥很怕朱權實封後領地逐漸蒙古化。那樣還不如撤了朱權的藩更加穩妥。

琢磨了一會兒後允熥才了幾句話,裝作沒有聽懂朱權的意思,將此事糊弄了過去。

===========================

感謝書友yass、龍之魂魄、其四七七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