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陳圓圓——桃源望斷無歸處(1)(2 / 3)

邢沅並不知道,在自家生計出現問題時,姨母同姨夫一樣自私,他們經商失利,日子捉襟見肘,為了不讓自家老小吃苦頭,重利輕義的姨夫提議將年幼的邢沅賣到戲班去,姨母礙於姐夫不敢輕易答應,拖了幾個月後,得知邢沅的父親患病,遂決定聽從丈夫的建議。對邢沅隻說是她父親患病急用錢,孝順的邢沅盡管不願接受如此安排,但是想到此舉能讓父親痊愈,便眼淚婆娑跟著戲班的班主離開了陳家。

來到戲班後數月,她見到了父親,這也是她與父親最後一次相見,那次見麵時,父親送了一隻小布老虎給她,代替自己陪伴女兒,邢沅問過父親才知道姨夫姨母騙了自己,她想要跟著父親離開,可是贖身所需要的費用,讓原本貧困的父親無能為力,看著父親離開時悲傷而孤單的模樣,她淚如雨下。半年後,心情鬱結的父親一病不起,不久故去,邢沅失去了至親的人,班主藉著邢沅姨夫的姓氏,為其改名陳圓圓,從此,這個女子開始了自己的另一段人生。

秦淮河邊,槳聲燈影,從酒樓中出來的陳圓圓,裹緊了自己的鬥篷,收起敷衍的笑容,慢慢往自己的小樓走去,說來真是諷刺,原本是梨園名伶的陳圓圓,卻因為班主的貪婪,成為了與秦淮河邊的妓女們一樣的女子。因為她的屈從,她漸漸少了登台唱曲的時間,更多時候,都是在纏綿曖昧的小樓裏,與達官貴人飲酒賠笑,自登台到現在,不過一年多的時間,班主手中已不知增添了多少金銀。 陳圓圓的心越來越冷,她如今沒有親近的人,父親故去後,她與賣掉自己的姨夫姨母也沒有了來往,班主雖對她客氣,卻也隻是想把她當作搖錢樹,她沒有親人沒有知己,性情越發地孤寂。

這一日,難得沒有客人相邀,陳圓圓登台唱完了整整一出《西廂記》,台下的戲迷鼓掌叫好,曲終時,紛紛擠到前台,扔了不少的打賞。陳圓圓謝了各位,撇見台下正前方,一個年輕英俊的男子,衝自己微微笑了笑,那男子樣貌溫文儒雅,不似一般客人的浪蕩,陳圓圓抿了抿唇,稍稍動了些許心思,卻並不說話,徑自轉身去往後台。

一連數日,隻要陳圓圓登台唱戲,她總能看見台下的青年,他打賞並不多,聽戲卻分外認真,陳圓圓原本當他如別人一般,不以為意,但久而久之,唱曲時卻總是忍不住往台下瞄上幾眼,男子有時對上她的眼神,絲毫沒有輕薄神色,隻淺淺笑著。如此連續數天,陳圓圓終究忍不住好奇,喚了丫頭去打聽,丫頭回來時告知她,此人姓冒,官宦人家的子弟,也是個應試落選的讀書人,如今在蘇州一帶遊曆,聽說陳圓圓的豔名,特意前來捧場。

“你去告知班主,我今日抱恙,就在樓中休息,若有邀請就改天,”陳圓圓吩咐了丫頭,待丫頭出了門,她卻坐在鏡前細細梳妝起來,今日,她要見一個客人,隻是此人,卻是她自己邀請而來的。

十七歲的陳圓圓,與慕名前來的冒襄一見傾心,她並不知道,冒襄在一年前也曾來過此地,隻是當日來蘇州,尋的卻是另一個南曲名妓董小宛,因為董小宛離開蘇州,兩人錯過,才因此給了一年後的自己,與其相見的機會,不過,冒襄並不會說出這些因緣,他看到陳圓圓的容貌氣質,已經決定放棄尋找溫婉可人的董小宛了。此刻,在冒襄的心中,對陳圓圓是誠摯的,她的貌美,她的才情,都讓他傾倒,而在風塵中疲憊不堪的陳圓圓,冒襄對她來說就像一縷清風,她迫不及待想要靠近,借此棄掉自己身上沾染的風塵味道。

冒襄在蘇州流連了月餘,其中有大半的時間都在陳圓圓的小樓上度過,他們攜手同遊,吟詩作畫,撫琴唱曲,好不快活。一個多月後,冒襄啟程回家鄉如皋,陳圓圓站在碼頭送他遠行,這一次的離別,兩人都沒有傷感,因為離別是為了下一次相聚,並且還是一次永久的相聚。在與陳圓圓約見的第二天後,冒襄就寄信給了家鄉的父母,說自己要迎娶陳圓圓,老人得知是兒子真心所愛,並未介意陳圓圓出身,他們甚至開始在家中準備替其贖身的錢財,以及迎娶時所需的首飾物品。冒襄以為與陳圓圓將成為一段佳話,他因此大方地接受了班主提出的一切條件。因為不曾料到事情會有變故,所以冒襄約定的時間稍稍長了些,他與陳圓圓相約來年迎娶,但是,就在陳圓圓等待的時候,千裏之外的京城,卻發生了一件事,這件事直接影響了兩人的將來,並且改變了陳圓圓本可以獲得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