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 複活的王兵 二(1 / 2)

也許我們倆都是閑不住的人,本打算一起靜靜守候孩子出世,可沒閑兩天就有點不耐煩,秦權到還可以去城外的駐軍大營轉轉,而我卻隻能望著窗外的屋簷發呆。

祁公傅送來的那九隻小鼎本來無意拿出來把玩,實在是無事可作,這才拆開木盒來看,無意中發現了鼎上的刻字,原來是前朝的皇室之物。

祁公傅也說不出這東西到底出自哪裏,隻是他剿匪時,從山匪手中得了這九隻小鼎,聽那山匪頭目說這東西是個吉物,誰得了它們,誰就能百戰百勝,這才將東西送至秦府。

金國雖然被滅三百餘年,不過據傳它的軍、政、商在當時各國中最為出色,特別是商賈,當時幾大有名的商家都出自金國,即使是當時作為大嶽首席官商的蘇氏商會,其主也是金國人,眼前這九隻小鼎上就記述了一段故事,這故事的大致意思是說:承康帝有逐鹿中原的雄圖,金國某姓商會為了討他歡心,特地出資煉製了九隻大鼎,蘊含了九州一統的寓意,希望他日天下稱雄之際,可將這九隻鼎各自埋於九州,以使大金長治久安。而當時的大將軍龍眼也在此時訓練了一支名叫“九勝”的特殊軍隊,鼎上隻說這隻軍隊猶如天兵,是支不可戰勝的神軍,可在史書上並沒有這麼一支軍隊的記載,這就是最讓我好奇的地方,若說果真有這麼神勇的軍隊,金國怎麼可能在最鼎盛的時候卻被區區的嶽國給滅了呢?

金史的後半截是由大嶽史官修訂的,難免有失實的地方,因此很多時候未必就是事實。

記得當時還在陸蒼時,師尊整理史料,也曾對金國被滅的這段曆史有些疑惑,雖說承康帝在大業未成前驟然崩卒,可依照各種史料記載,他應該是做了相當好的安排,尤其當時的幾道重關,不可能頃刻間就被人摧毀,這當中定然有什麼隱情。

“起來走走,別老坐著。”秦權終於忍不住了,足足盯了我一刻,我偏不看他。

這幾天時有陣痛,大夫說日子差不多了,所以他不敢離開寸步,就是偶爾見我皺眉都會緊張半天,這也難怪,初為人父嘛,別說是他,就是我自己,隻要肚子略有微動,就會緊張地一頭汗。

“你讀過的金史肯定與我讀過的不同,你知道有這麼一支名叫‘九勝’的軍隊嗎?”皇族裏的史料定然比民間的豐富很多,他從小陪伴嶽帝讀書,自然應該知道一些世人不知道的秘密。

“沒聽過,不過——到是有一支被稱為中衛軍的,據說是由當年大將軍龍眼親自統領,當時先祖領軍偷襲宜黃一帶時,曾被這支軍隊截擊……”略有所思地低頭看看我的小腹,見有微動,眼睛瞪得溜圓,“怎麼樣?”

我失笑,這可跟我先前認識的他一點都不一樣,如此草木皆兵的表情,真有點失了秦權這個名字的威嚴,“沒事,那次偷襲,先祖輸了嗎?”

點點頭,“先祖本記中有過這段記載,可惜後來史官們說這麼寫對先祖不敬,就給刪了。”替我整了整衣帽,扶著我的肩膀繼續往前走,“你怎麼對那鼎上的故事這麼在意?”

“我在意的不是那故事,而是故事裏的這支神軍,西大營一戰,曝露了秦軍太多弊端,兵乏將少,兵器改良也做得不夠,這兩件事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彌補的,自從看了那鼎上的故事,我就在想,我們是不是可以從各軍中調集一部分精兵良將,進行特殊裝備,就像那支‘九勝’一樣,可以將這支軍隊設置在最重要的關口,或者說可以作為諸如偷襲、快攻這種特殊攻戰的主力……不管是漢北、漢南,或者漢西,單憑軍陣對抗,目前我們遠不是他們的對手,特殊的兵種、特殊的配備,再加上特殊的戰術,也許這才是秦軍目前最需要的,你覺得如何?”

眉頭緊鎖,“這事我也曾設想過,可想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兵器營造目前才剛剛開始,不要說改良兵器,就是供應目前的軍需都成問題,再有能帶領這支隊伍的人,目前也沒有好人選,老焦雖練兵可以,也有些對陣經驗,可謀略尚淺。班驍雖然勇猛,可愛爭強好勝,也太過意氣用事,熊大山守一城尚可,大處不可勝任,孫尤雖穩重,也懂戰術,可雄心不夠。”說罷搖頭。

“你好像說漏了一個人。”論資格,武熬似乎夠得上與這些人平起平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