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正確的麵對自己(1)(1 / 3)

1別小看上天賦予你的能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認識你自己”這句刻在德爾菲的阿波羅神廟的箴言告訴人們,一定要正確地看待自己。但是很多年來,尤其是向來以內省、謙卑為美德的中國,我們多半隻是將精力放在認識自己的不足與缺陷上,然後取長補短,往往忽略了我們已經擁有的優點和積極的能力。他們遇事總是想著“我不行,幹不了”、“沒辦法,我就那樣”。事實上這是一次次無形的自我打擊。

可見,我們最大的局限其實就是自我貶低、低估自己的能力。這種局限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交際中都會顯示出來。尤其是那些還沒有充分認識到自己所擁有的能力的人。

其實,認識自己的缺點沒有什麼不好,我們可以借此時刻改進提高自己。但假如隻認識自己的消極麵,就會讓自己越來越自卑,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內心也會越來越害怕,越來越不喜歡自己,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所以我們要誠實、全麵地認識自己,絕不要看輕自己。

艾爾賓·菲特納先生是美國經濟學博士,他擁有14家上市公司,是一個超有手段的億萬富翁。菲特納先生有個下屬,深通說服之術,而且,他對自己所銷售的商品十分有信心,因此再有難度的業務,他也能談成功。在進入公司很短的時間內,就已展現了極其驚人的業務能力和相應的成績。菲特納先生破例地除了周薪之外,另外發給他一筆800美元的獎金。當天,那人興衝衝地回家了。不料第二天卻來了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令菲納特先生很震驚,因為那人竟然對菲特納先生說:“董事長,昨晚我和妻子長談了一夜。因為上周我的業績有許多運氣成分,我想,運氣不會總這麼眷顧我的,我太太也很擔心,萬一這星期我連一份契約都簽不到,那該怎麼辦?她甚至擔心得哭了起來。因此,我想和你商量收回本周的獎金,不要按件計酬,能不能固定每周給我300美元的周薪?當然,以後我還是會和上周一樣努力工作的……”

可以想象,菲特納先生聽到這樣的話會感到多麼的失望和傷心,最終菲特納先生開除了這位員工。很顯然,一個對自己公司的產品很有信心卻對自己沒有信心、沒有很客觀地認識自己能力的人,遲早是會失敗的。因為他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就不會在工作中很好地去應用,他隻會覺得這是幸運或者隻是因為公司的產品好。他沒有認識到他取得的業績是因為自己很善於說服別人。而事實上,他具備了能夠給自己保證的一切能力。

接受自己,對於正確的自我評價非常重要。其實我們並不差,隻是我們的心態發生了問題,例如,妄自菲薄,一概而論,隻看消極的不看積極的,毫無緣由地責怪自己……每天我們都會發現,很多人不再努力了,因為他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他們小看自己,總覺得自己渺小,什麼都不行,而正因為他們這麼想,他們真的變成了想像中的那種人。他們需要重新振作起來,重新認識自己,對自己充滿信心!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兩隻青蛙在尋找食物時,不小心跳進了路邊一隻牛奶桶裏。牛奶桶裏還有為數不多的牛奶,但足以將這兩隻青蛙淹沒,丟掉他們的性命。

於是,兩隻青蛙拚命地往外跳。在他們試了很多次仍沒有成功後,一隻青蛙想,這麼辛苦地跳還是跳不上去,看來是我的跳躍能力不夠,跳不出這個桶了,因為這隻青蛙有了這個念頭,就沒有剛才那麼賣力了,不一會兒,它就沉沒於牛奶中了。

而另一隻青蛙看見同伴沉沒於牛奶中時,並沒有一味放任自己,而是不斷告誡自己:“上帝給了我堅強的意誌和發達的肌肉,我一定能夠跳出去。”它每時每刻都在鼓起勇氣,鼓足力量,一次又一次奮起,跳躍——他相信上天賜予了他跳躍的能力,他就一定能夠跳出去。

不知這樣過多久,它突然發現腳下粘稠的牛奶變得堅實起來。原來,它的反複踐踏和跳動,已經把液態的牛奶變成了一塊固體的奶酪。

不懈地奮鬥和掙紮終於換來了自由的那一刻。它從牛奶罐裏輕盈地跳了出來,重新回到了綠色的池塘裏;而那一隻沉沒的青蛙就那樣留在了那塊奶酪裏。

其實我們仔細想一想,其實那隻跳出了牛奶桶的青蛙,所做的事情一點也不需要超人的智慧,隻是一環扣一環地跳躍,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每一次跳躍,都會增加跳出去的希望。

因此,不要輕易斷定自己什麼都不行。

當我們在前進道路上遇到種種曲折時,應該時刻用理性的光輝為我們指明方向。在困難麵前,我們不要盲目地為自己妄下斷語而阻斷前進的路途。試想一下,假如有人問你是否有信心把鞋帶係好,你肯定會信心十足地回答:“沒問題。”為什麼你可以回答得那麼肯定呢?因為你已經成千上萬次做過這件事了。同理,若想進入自己始終還沒有接觸過的領域並有所成就,你就一定要樹立取得成功的信心,感受自己在這方麵所擁有的能力,並在實踐中不斷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