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結束後就開始了批卷工作。同事們掛在嘴邊的話是:編筐握簍全在收口。意思就是平時學習怎麼樣,大家都不在乎,學期末考完試出了成績就是你的學習結果。
本學期課程學完,考試結束就是完整的一個學期過去了。希望每個學生都能用好的成績做為收尾。
學生的成績好,老師、家長、學生本人都高興。成績不理想就要在下一個學期繼續努力了。
考試、批卷,公布成績,一切完成就開始放假了。
暑假學生放假後,老師都要去參加一些學習培訓。大約要比學生晚放假一周左在的時間。
這個假期,重男輕女的父親不在家,小英就可以在家陪母親了。可以幫助母親做做家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有時間還會去地裏幹些農活。
村裏的很多人都很羨慕小英的。參加工作了還會放假,就是放假了也工資照發。就是什麼活也不幹也沒有人說什麼。他們茶餘飯後把小英當故事講。她是家長們教育孩子的榜樣。
從小英參加工作以後,母親手裏就有了零花錢。有時還會給母親買衣服和買些小零食。母親也特別的高興。
鄰居嬸嬸說她的衣服好看時,母親就自地說:"這是我姑娘給買的。"看到母親自豪的樣子,別人也隻有羨慕的份。
原來的母親也是和父親一樣,都是重男輕的。父親偏心太重,母親就是重男輕的協助者。因為在小英讀高中時就說過以後掙錢了要給母親花。
小英做到了,每月開工資都要先給母親一部分錢。
現在的母親也不一樣了。也知道心疼女兒了。家有好吃的東西也要等周末女兒回來再吃。
這裏就想到了一句大家都經常說的一句話: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千真萬確。人敬有的,狗咬醜的也是真理。
母親看到女兒能掙錢了.她自己也有零花錢了。也有新衣服穿了。也就自然改變了她的觀念。偏向兒子是養兒防老。現在女兒有錢真好。母親也不再做父親的幫凶了。
小英找對象的這件事,母親雖然阻止不了父親的做法,偶爾還會不動聲色的幫助一下女兒。比如母親知道父親要回來了,就通風報信給女兒,避免了父女的爭吵和減少矛盾。也漸漸得到了女兒的信任。
整整一個假期,母親總是笑咪咪的看著女兒。小英知道母親一見到女兒就高興。有時小英出門,她也要出門送一下,目送到看不見為止。如果知道小英回家的時間,她也會站在大門口接一下。
這時的母親特別喜歡和小英一起出門或逛街。她想買什麼東西女兒就付錢,想吃什麼東西女兒就買。一聽到別人說她有個好女兒,她就高興地不得了。
有一天隊裏的大馬車要去城裏辦事。小英邀母親一同去城裏逛街。母親非常高興,放下手裏的活計就跟著女兒出了門。
那次逛街小英給自己買了一套衣服的布料。又給母親買了一套衣服的布料。
因為買布料去裁縫店加工,比買成品服裝要便宜很多。所以那時候的人大部都是買布料再去加工成服裝的。
那天買完布料後,就帶著母親去了一家小飯館,吃了一頓牛肉麵。吃完中午飯走出小飯館,母親說:"我活了這麼大歲數,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牛肉麵。每年隻能吃上三頓肉(端午節、中秋節、春節),今年就多吃了一頓牛肉。”邊說邊還在回味著剛才吃的牛肉麵的美味。
小英告訴母親:"以後有機會就帶你來下館子。咱倆吃完別告訴他們,省得惹他們不高興。"
第二天,小英又和母親帶著布料去了離家不遠的裁縫店去做衣服。幾天後又和母親一同去取衣服。母女倆在裁縫師傅的要求下。穿上看看是否合身,如果不合身再做修改。試過之後,兩人的衣服都非常的得體。
母親試過後就準備再換回舊衣服穿。小英製止道:"不用換了,就穿著新衣服回家。"母親特別的聽話,把舊衣服裝進袋子裏。
剛走到村口,就有人看見母女倆穿著新衣服回來了。就說:"這是什麼大喜的日子嗎?娘倆都穿著新衣服。"
母親說:"這是我姑娘買的。沒有喜事也要穿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