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居然如此狠心,下殺手!”道宗之中,眾人見到嶽飛施展如此霸道的殺招,將靈虛長老給斬殺了,頓時不少人感到氣憤和不滿。
然而,作為道宗掌門的曉夢卻是沒有半點責怪之意,對於生死之理,她是看得最透徹的了,況且這場比武本來就是不論生死,如果靈虛長老主動認輸,他也不用死,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道家講究“無為”,就是不去幹涉。他的命數冥冥中自有安排。
“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不必多言其他。”曉夢說著,又把視線投向張三豐,道,“這一場你們贏了,繼續吧。”
道宗逍遙見到嶽飛勝出,倒也是鬆了一口氣,不過道宗也損失了一名長老,心裏多少有些過意不去。
在道家和漢軍的比試正在火熱進行中時,前線傳來的消息讓劉協還算滿意,這樣也避免過多的損失。
在對道家進行收服之際,劉協還召見了儒家三傑,他們如今代表著儒家的領導者,現在正住在漢都城的儒家書院之中。
得到漢國重視和推崇之後,儒家三傑顯然很欣然的接受了漢王劉協的一些主張和做法,儒家向來比較齊心,而且對君臣之間的禮儀也很有修養,不像道家那般不通世故。
在劉協的指示之下,儒家三傑動身全國各地,宣講儒家思想以及效力朝廷,將儒家智慧發揚光大,為國為民,這一行動還是影響甚廣。
天下的儒家之人紛紛加入效力漢朝的行列中來,而在劉協的支持下,全國開設多家儒家學院,教化天下百姓,對漢朝的文化發展,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
總的來說,儒家主張的思想本來就是注重對國家的貢獻和對百姓的仁愛,所以儒家很快便是統一歸順了漢朝,成為漢朝文化發展中最重要的一股勢力,這其中並未發生太大的幹戈和矛盾,隻有個別對漢朝存在偏見的儒家學士,也是全部被梅長蘇帶人給清理了門戶。
而鬼穀子出於興致使然,對於儒家的一位老祖,荀子比較感興趣。雖然對方已經隱世,但他還是找到了他。
荀子的儒家修養極高,境界估計也和鬼穀子差不多了,在鬼穀子的一番唇槍舌戰之後,這位儒家聖賢也是被掛上了漢朝供奉的名號。鬼穀子無聊之時,經常會去深山之中找荀子對弈或者論法辨理,大家各抒己見,智慧過人,更是惺惺相惜起來。
正所謂無敵是寂寞的,能夠擁有可以理解自己的人,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在劉協的旨意和漢法倡導之下,遍布全國各地一百多個郡地的儒家書院很快便是一一建立起來,而這些書院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宣揚大漢國法禮俗,並且統一文字和語言,讓原本的六國百姓能夠快速的融入漢朝文化之中,在日常生活中逐漸趨於統一。
對於一個剛剛統一大國而言,這種舉措至關重要,畢竟很多時候,深入人心,影響深遠的,在這曆史中得以流傳的,往往是一個時代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