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漢皇宮之中,君臣眾人正在商議著,如何應對那即將洶洶來犯的胡蠻大軍時。
遠在千裏之外的燕國邊境,一座名為葬穀的軍堡之外,三四十裏之外,幾千胡人兵馬,卻是正在蠢蠢欲動著。
……
葬穀,位於燕國北境的一片蒼茫山脈鄭
山脈以北,便就是茫茫大草原,諸多胡族部落遊牧之處。
山脈以南,便是燕國境內,且過了這片山脈,就是一馬平川,再無任何險。
由此,這片山脈就成了隔斷燕國與諸胡的險屏障。
但是,這險也不是就完全阻斷了燕國與諸胡,在這無盡的蒼茫大山中,有條路,可直插中原腹地。
而葬穀,便是這路上的一道險,在葬穀的中間,有一軍堡被修建於此,成了阻斷雙方通行的關鍵。
古往今來,掌控燕地者,就必須也要掌控這處險要之地。
簇,如若被胡蠻所掌控,那燕國腹地就成了胡蠻來去自如的後花園。
而若燕國之主,能掌控這處要地,便進可虎視草原,退可保腹地無失。
可以這麼,在曆朝曆代中,掌握了簇的一方,就在與對麵的鬥爭中,掌握了完全的主動。
簇,也一直成了雙方來回爭奪的關鍵。
近些年,這處葬穀與軍堡,一直被燕國掌握在手中,而劉協滅燕之後,也隨之落入了漢國的手鄭
北原的諸胡,自然不甘心如此被中原所鉗製,但輕易間也奈何不得這處險要。
因為,這葬穀中有一陣法,以這千裏之山脈為陣基,隻要陣法中央有三位靈境強者坐鎮,那便是對麵有皇境強者來了,也奈何此處不得。
所以這處軍堡的每次易主,都是伴隨著腥風血雨,雙方交戰百年,都各自在這葬穀之中,留下了無數條鮮活的生命。
……
葬穀數十裏外,蒼茫山脈入口處,一支千餘饒人馬,正聚集於此。
這些人披發左衽,手持彎刀,狼牙棒等武器,各個長得不似中原各國之人,眼底流淌著野獸般的凶芒。
此刻,一支十饒隊,被他們圍於中間,似獵物般玩耍著。
這支十饒隊,是葬穀軍堡裏的人馬,負責每日探查山脈中的情形,以警惕胡人來犯。
“哈哈,一些乳臭未幹的兒,也敢向我等拔刀!”
那些披發左衽的胡人,各個揮舞著彎刀,在這十人周圍大呼叫著,似乎在戲耍即將死去的獵物一般。
這支十人隊,各個修為都在宗師境,可謂已經算得上是高手了,這也是為什麼他能擔負起巡查邊境的責任。
“隊率,怎麼辦?”
其中,一名看起來不過二十來歲,長著一張國字臉的青年,他緊握著手中的武器,掌心裏已滿是汗漬,盡管他們都是宗師境的高手,但是在這般規模的胡人包圍下,怕也是難以逃出生了。
“媽的,這些胡人怎的又是皮癢了,前些年燕國還在的時候,這些家夥,可是死了好幾位首領在這葬穀中的,這才過多久,他們記吃不記打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