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眼看到了白起死後。
那些出兵聯盟對付秦國的國家才退兵。
這一次與秦的長平之戰,趙國國力大受打擊,雖然有心聯合諸國一同滅秦,但是諸國已經退兵,趙國也沒有任何辦法,也就老實退兵了。
但是這一戰下來。
讓趙國在這下僅僅是弱於秦國的實力變成劉車尾,沒有數百年以上的時間根本無法恢複。
光是趙國那一個半步皇境的強者就讓趙國損失慘重,更別百萬大軍了。
在秦與趙的長平之戰後,這戰國世界倒是平靜了許久,也隻有許多摩擦,但是秦國經曆那一戰,明麵上是損失了一尊皇境強者,但是卻是奪取了趙國萬裏的疆土,還有無窮資源,卻是一直都在默默的發展國力。
而其他諸國互相之間的摩擦卻是不斷。
畢竟國之間也是利相往也。
趙國北境。
並不是已經認知之中的境外草原,仍然是中原之地。
中山國。
在戰國七雄的逐鹿征戰之下,中原的其他國存在力並不強,特別是這中山國,存在感一直很弱。
但是。
他並不是一個由中原炎黃族群組成的王國,而是一個從境外而來的族群組成的國,而是一個比稱之為白狄的族群建立的國度。
在中原諸國之中,雖然諸國相爭,但是份屬於同一脈。
而且戰國七雄也奉行一個道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至於這中山國為何能夠在中原立國,而且還不被中原諸國滅國,或許也是因為趙國的原因。
趙國乃是一個北境之國,如若沒有中山國,那他北部就將受到來自境外異族的紛擾,而中山國於趙國的北境立國,所占國土不到十萬裏,卻是一個國,趙國輕易可滅。
最重要的是中山國能夠為趙國抵禦來自北境草原的異族紛擾,趙國自然可以坐視看著。
這也是這個中山國存在的根本原因。
草原。
中山國交界。
此刻卻是掀起了一場戰爭。
草原一大族,匈奴。
驅兵十萬,大肆掠奪中山國,無數中山國的邊境百姓正在狼狽的逃竄,而中山國的邊境守軍已經被直接殺垮了。
對於中山國而言,不過是一個國,人口不到千萬,而且大多數都是炎黃族群,他本身族群不過百萬,雖國土狹,但是卻不能夠守衛綿延的邊境線。
每每遭遇北境強族入侵,根本沒有任何的辦法,隻能夠請求趙國馳援。
“殺...殺...”
“搶光這些中山國的資源。”
“哈哈哈...殺啊...”
十萬匈奴大軍馳騁,瘋狂在中山國境內掠奪,遇人殺人,殘酷無盡。
“饒命啊...”
“將軍饒命...”
無數的普通百姓被匈奴騎兵奪走了性命,極為的慘烈。
而對此。
中山國的邊境大軍已經潰敗,隻知狼狽逃竄,逃入了王城之中,除此外,別無他法。
“啟稟王上,匈奴又驅十萬大軍入侵了,我們五萬守軍已經全部完了,接下來該怎麼辦啊?”
“是啊王上,我們族本就勢弱,而我們中山國實力也是中原諸國墊底的,常年遭受境外族群入侵,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增強國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