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漢動兵的一刻。
不僅僅是隋國收到了消息,唐國的探子自然也收到了。
對此。
李淵也是緊急開啟了朝會,商議對策。
最終。
李淵同樣也是舉動了大軍近七十萬迎戰大漢,以大將李孝恭,侯君集統兵。
陣容相比於隋國也是不逞多讓。
當然。
對於北境的突厥,李淵也不敢掉以輕心,將其他的守軍重點防禦於邊境之地,防範突厥。
有了上一次的吃虧。
這一次李淵不敢再派遣自己的兒女上陣了,無論李世民如何苦苦的哀求,李淵都不曾答應讓他統兵。
於此。
大漢動兵。
隋唐兩國牽一發引動全身,整個中原下都引起了震動。
自然而然。
正道兩門也得到了消息。
“宗主,漢國動兵北伐了,北伐大軍近百萬,各有大將統帥。”
道門的探子向著道玄稟告道。
“看來世俗的框架真的不能夠束縛漢國,打下一國之地,區區一個月時間又再次動兵,這也未免太過了。”道玄有些感歎的道。
“宗主英明,漢國行事太過詭異,根本不按照世俗常理出牌,所以這一次我正道兩門也必須行動了。”
在大殿內的道門長老恭敬道。
“拉攏的各大勢力如何了?他們可曾答應一同對付漢國?”
道玄看向了長老問道。
“回稟宗主,隋唐兩國現在已經不用了,在當初我道門使者前往兩國後,他們就同意了一同對付漢國。”道門長老恭敬道。
“宇文閥呢?獨孤閥呢?還有高句麗的弈劍大師,中原的另外兩大武學宗師呢?”
“他們都答應了沒有?”
道玄繼續詢問道,目光迫牽
就因為上一次的大戰,正道兩門也清楚知道了大漢的實力,如果不聯合其他的強者,他正道沒有勝算。
“宇文閥給的回答的是一切以隋國的動向為本,隻不過獨孤閥殺了我們派去的使者,應該是倒向了漢國。”道門長老回道。
“雖然當初楊堅奪了宇文閥建立的周國,但是在根本上宇文閥得到的資源沒有改變,與隋國共進退並沒有什麼問題,隻是這獨孤閥為何會倒向漢國?這沒有理由啊,他們難道敢與我正道抗衡?”道玄臉上浮現了凝重。
“還有武尊畢玄已經來我道門了,按照宗主的命令,允許他在我藏經閣閱覽武道秘籍。”道門長老又道。
“寧道奇呢?傅彩林如何回答的?”
“寧道奇應該也倒向了漢國,至於傅彩林之言,中原之事他們不便插手。”道門長老回道。
“看來這一次拉攏僅僅是拉攏了隋唐和宇文閥,畢玄啊,除了傅彩林的高句麗外,其他的應該都會倒向漢國了。”道玄沉思道。
“那宗主,我們該如何是好?”
“漢國既已經動兵,那就是想要徹底掌控中原之地,我們可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覆滅隋唐,我正道必須出手了,立刻傳訊給慈航靜齋,我正道傾巢而出,對抗漢國。”道玄沉聲道。
“宗主英明。”
“不過此戰艱險,我道門是否要留些根基散入世俗之中,如若成功滅了漢國,那就再好不過,如若我們...我們敗了,那也可以給我道門留下火種啊。”道門長老猶豫的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