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郡,府邸大殿內。
“臣等參見皇上,願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彙聚一堂,朝著劉協一拜。
“平身。”劉協點點頭,雙眼微張,看著眾臣道。
“謝皇上。”眾臣齊聲謝道,以文武之勢分列兩旁。
“此次大戰,我大漢傷亡如何?殺敵如何?俘虜如何?”劉協凝視著大殿內的眾臣問道。
此次大戰,比之攻伐西夏和宋國時都要慘烈數倍,大軍已經達到了百萬以上,可見軍勢浩蕩,而麵對的更是此界諸國中最強的遼國,他們的兵卒都是訓練有素,戰力驚人,可見大漢也是有不少的傷亡。
“回稟皇上,我軍總計亡十五萬,傷二十萬,而成功斬敵四十餘萬,俘獲三十餘萬。”趙雲的麵容有些哀歎之色的道。
縱為上將,但對於軍團之中將士們也是極為感懷。
此次大戰乃是大漢傷亡最嚴重的一次了,畢竟麵對的是遼國。
當然。
就算有如此傷亡,遼國那一方吃虧的最大,最終還是覆滅在了大漢的鐵騎之下,而且大漢這一方的傷亡也包含了原本臣服的宋國士卒,畢竟相對於遼國士卒,原本的宋國降卒雖有戰意,但還是有幾分差距。
“戰爭,必有傷亡,這是難以避免的。”
“朕能夠做的,我大漢朝廷能做的就是為國戰死的英魂瞑目。”
“這一次大戰所有陣亡的將士,撫恤以三倍發放,如以往一樣,諸上將,乃至於荀彧,賈詡,荀攸親自監督,朕不允許任何人吞沒我大漢英魂的撫恤。”劉協掃過大殿內的臣子,威聲告誡道。
這。
便是劉協唯一的恪守。
在現階段層次的大漢而言,畢竟人死不能複活,但假以時日之下,或許等大漢成就到鱗朝之上,人死不能複活之或許就能夠改變了,至少,到鱗朝的層次,劉協或許能夠保全所有陣亡將士的靈魂,讓他們可以再世為人。
在現階段的世界,無論是主界還是此刻征戰的北宋世界,世界層次不高,沒有地獄輪回的存在,生靈一旦死去後,靈魂就會回歸於地,被道意識吞噬,自此,諸不存,不會再有他的存在。
“臣等領旨。”
聽到劉協的旨意,每一個臣子都是無比嚴肅的領旨。
在大漢朝廷內,每一個臣子都知道,雖然他們掌握著無上的權勢,但為大漢開疆擴土的真正功臣是無窮無盡的大漢將士。
達到了他們這個層次,曾經的錢財金銀對於他們已經是無用了,唯有武道與文道的追求才是他們的根本。
如若有人敢貪墨陣亡將士的撫恤,根本無需劉協動手,麾下的臣子們就會將那貪墨之徒千刀萬梗
“遼國大軍已定,耶律洪基已死,但遼國國境尚為掌控吾大漢之手,朕需要你們以盡快的速度拿下遼國疆土,納入我大漢掌控。”劉協目光一定,大聲道。
“請皇上吩咐,臣等必全力以赴。”眾多臣子齊聲道。
“公孫瓚,麴義聽旨。”
“臣在。”
“朕命你二人率本部大軍進攻遼國。”
“臣領旨。”
“趙雲,呂布聽旨。”
“臣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