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內。
自三年前,劉協離開了主界征戰後,也有不少需要他親自裁定的奏折未曾處理,如今歸來,放鬆了五後,劉協自是將奏折一一審批。
“算算時間,孤也有二十六了。”
劉協坐在龍椅上,帶著一種深層意味的想到。
不知不覺之鄭
劉協已經當了十幾年的皇帝,掌控了這龐大的大漢疆土十幾年之久。
從原本的弱冠到了如今的掌控真正權勢的威勢帝皇,不得不這是一個難言的飛躍。
“修煉無甲子,現在孤二十六,等修為變強,征戰的世界變強,他日閉關一瞬間百年,千年都不為過啊。”劉協頗為感歎的想到。
他現在的實力不夠,遠遠不夠。
“啟奏王上,朝會時間已到,百官已經在大殿等待。”
這時。
侍奉劉協的內侍宦官在殿外稟告道。
“擺駕,上朝。”劉協沉吟了一刻,立刻道。
“遵旨。”
......
目光一轉。
朝會大殿,百官都已聚集。
雖三年未曾上朝,但朝會大殿仍舊金碧輝煌,威嚴肅穆。
“王上臨朝,百官跪迎。”
隨著宦官一聲嘶喊,響徹大殿。
朝堂內的文武百官神情都變得肅穆,手捧朝笏,山呼道:“臣等參見王上,願王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陣山呼聲,震動地,直衝九。
王都內外都能夠清楚的聽到。
如今的大漢臣子,武者習武,文者習文。
文武相輔相成,便是屬於大漢的大爭之世。
“眾愛卿,平身。”
劉協目光一掃,雙手一抬。
“謝王上隆恩。”眾臣齊聲高呼道,緩緩站起,敬畏相視龍椅上的身影。
“眾愛卿可有本奏?”劉協看著殿中群臣問道。
“回稟王上,臣有本。”
執掌兵戈之事的曹操站出來,恭敬道。
“曹愛卿吧。”劉協揮手道。
“臣已將出征異界的戰報整合,彙聚成了奏報。”
“此番出征異界,我大漢總計出兵五十萬人,皆為吾大漢之精銳,在異界收降降卒八十餘萬人,其中以異界中原士卒為主,其餘半數則是攻伐西境蠻夷諸國的蠻夷降卒。”
“而此番征戰,我大漢軍隊也有折損,出兵五十萬,折損近十萬,其中亡五萬,傷五萬。”曹操將此番征戰的戰報啟奏而出。
所謂西境蠻夷諸國,便是那些金發碧眼的蠻夷。
在這個時代。
漢家對於他們的稱呼便是蠻夷,並非刻意詬病。
“傷卒,亡卒可安置妥當了?”劉協點點頭,隨後問道。
“回稟王上,吾大漢國策已有針對陣亡將士的妥善安置之策,所有傷卒,亡卒,地方官府將會全部妥善安置。”荀彧站出來,恭敬稟告道。
“孤還是那一句話。”
“屬於吾大漢將士的鮮血供養,誰若吞之,孤滅其全族。”劉協酷聲告誡道。
對於崇武立軍的劉協而言,無論是誰,哪怕是皇親國戚也不允許針對軍人,軍人至上,這便是大漢所奉行的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