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不自信,還是不自信(1 / 2)

和外向者相比,內向者會顯得不是很自信。很多時候,一個猶豫的人會被認為是內向者。其實,內向者和外向者盡管有區別,但自信與否並不足以區別他們。每個人都可以表現得自信或者不自信,隻是帶上外向者或內向者的個性,自信或不自信也就表現得更加明顯。但這隻是表象,其實內向者完全可以做到和外向者一樣自信,內向型自信甚至比外向型自信更接近自信的本質,因為外向型的自信常有誇大的嫌疑,而內向型的自信則深深地建立在對自我的了解上。內向型的人關注內心,可以洞察自我,他們的自信更名副其實。外向型的人難免虛浮,無法有效內省,他們的自信就可能有誇張的成分。

但是,為什麼內向者更容易表現出不自信呢?

外界讓內向者容易緊張

心理學家認為,緊張是一種預警機製,是應付外界刺激和困難的一種心理準備。有了這種準備,個體便可聚集可能解決問題的力量。因此,適度的緊張並不見得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內向者和外向者麵對外界的刺激和困難,都會產生緊張的心理。隻是,外向者和內向者由於精力來源和恢複方式的不同,所以緊張感對他們的影響也有所不同。外向者會因為緊張而感覺到挑戰的刺激,會變得更加躍躍欲試,因而讓人覺得其意氣風發,異常自信。而對於內向者來說,緊張的尺度很難控製,常常成為壓垮駱駝的那根稻草。在這種情況下,內向者常常體現出很不自信的一麵。

其實,分析外向者和內向者的精力來源,就可以明白緊張感對於兩者各意味著什麼。

外向者是從外部世界獲取能量,會因為外界多種多樣的刺激而獲得成功。外界是外向者渴望的舞台,他們可以通過和外界的互動而恢複自己的精力。外向者會因為緊張感而興奮起來,外界對他們的刺激越大,他們會越興奮。

內向者則不然。內向者精力的來源是自己的內在世界,例如思想、情緒和觀念。外界會過快地損耗內向者的精力,讓他們感覺疲憊不堪,甚至產生拒絕和逃避的念頭。因此,內向者並不喜歡外界帶給他們的緊張感,他們會限製自己的社會交往,以免刺激太多,影響自己精力的恢複。

內向者是“敏於內”的人,越不受外界幹擾越自如,所以他們喜歡幽靜獨處,不太喜歡人多和熱鬧的處所和環境。內向者也不善於處理和外界的關係,當他們感覺到緊張時,不適感會不斷放大,從而影響他們的表現和判斷力。

深入探究緊張對內向者的影響,可以發現,由於緊張是一種情緒,而內向者又習慣於從自身內部——這自然也包括情緒(緊張)——中汲取精力,因此很容易受到緊張的負麵影響。緊張會自動地積累放大,成為持續的過度緊張狀態,甚至會嚴重擾亂身體內部的平衡。對於內向者來說,這種緊張往往不是誘發行動的動力,而隻是退縮的借口。因此,僅就對外界的表現來說,內向者確實顯得比外向者不自信一點兒。

內向者必知:?外界讓你產生的緊張感,是一種身體和心理的正常反應,並不代表外界就是你的敵人。

在台灣,公司職員的流動非常少,有的崗位甚至是終身製的,因此用人單位在對應聘者的麵試中要求也非常嚴格。對於求職者來說,麵試是就職的重要途徑;?對公司來說,麵試是尋找合適員工的重要手段。有些內向的麵試者,在麵試過程中會因為緊張而使自己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作為麵試者,不管是外向者還是內向者,首先要克服緊張感的負麵作用,比如麵試前精心準備、麵試過程中適度減壓等。其次是要意識到HR對自己是沒有惡意的,他們的職責在於選拔人才,而內向或外向並不是人才的參考標準。

為了綜合考察應聘者的素質,近年來HR們研究出了不少模型,補充了原先單一的以麵試官與應聘者對談為主的麵試形式。赫耶緹多管理顧問有限公司HR錢江華先生就曾對內向者在麵試中是否被歧視一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錢江華先生認為,原來的麵試官與應聘者麵談的方式,確實對內向者有影響,因為內向者很難在麵試環境中對麵試官侃侃而談。針對這樣的疏漏之處,現在在麵試中增加了心理測評法、情景模擬法和培訓觀察法,即使是內向的麵試者,也能全麵展現自己的能力和特長。

錢江華先生給廣大內向型麵試者的提醒是:?不要將麵試官當成敵人,外界其實都是友善的,關鍵看自己的表現。盡量消除緊張感,內向者表現出來的自信其實更能打動麵試官。

內向者更講究完美

完美意指毫無缺陷,但它隻是一種理想狀態,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無論是內向的人還是外向的人,都會不同程度地追求完美。可以說,能將事情做到盡善盡美,也許是每一個人內心深處潛藏的目標,但是內向者比外向者更容易受到完美的蠱惑,他們會在內心預設一個接近甚至就是完美的目標,然後不遺餘力地向著這個目標邁進。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他們會顯得異常保守和低調,當目標達成時,內向者會和外向者一樣容光煥發,自信洋溢,讓人敬佩。但是完美的目標是萬難達到的,渴望成功的巨大壓力以及失敗後的沮喪感,讓內向者越發自信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