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樸拙的美麗(1 / 2)

那天晚上看了“魯豫有約”的《梵高奶奶》,我頗為感動。

是“梵高奶奶”感動了我,連同她的色彩和圖畫,還有從她的談話中所表現出來的率性而為和真實樸拙。

梵高奶奶,真名叫常秀峰。她是一位來自河南方城縣72歲的農村老太太,一生不曾識字,也沒有學過繪畫。三年前,她閑暇時拿起孫女的蠟筆,自顧自地創作了百餘幅作品,沒想到一畫驚人。網友們驚歎於她的天賦,稱呼她為“梵高奶奶”。法國著名攝影師魯斯本,台灣馬英九先生分別收藏了她的畫作。那天,老太太受邀走進鳳凰衛視《魯豫有約》。在那裏,老太太的畫與梵高的畫被並排放到了演播大廳。

魯豫一上來就要老太太對兩個人的畫做個評價,看誰畫得好。沒有一點繪畫理論的老太太說,梵高的那幅畫我看不懂,可梵高畫的向日葵沒有我畫的好。向日葵不能擱在花瓶裏,沒有水和土,它會死。這個叫梵高的人一定很不開心,他的向日葵不伸展,畫得苦。我的向日葵是向著太陽開的,有陽光溫暖她,有土地養著她,有水滋潤著她。

聽到這,我就覺得老太太有點可愛。整個節目,她非常活躍,魯豫給個話頭,老太太就能接過去暢所欲言,大有搶去魯豫風頭之勢,爽朗的個性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魯豫也覺得可愛,繼續詢問老太太,您知道梵高的畫在國際上賣多少錢嗎?老太太說不知道。當魯豫告訴她能賣幾千萬美元時,她相當驚訝覺得不可思議,這麼值錢呀!

老太太直爽、樸實的回答又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此時,導播把他兒子江先生的畫麵也切了過來。接著,魯豫邀請中央美院壁畫係主任曹立先生對老太太的畫作點評。曹立說,老太太作為農民,通過對農村自然的觀察、記憶,用簡單的繪畫工具,能表達的那麼生動,那麼自由,非常了不起。當魯豫要把老太太和梵高的畫作比較,看誰畫得好時,曹立說,她的線條表達得非常生動,與梵高的畫有異曲同工之妙。

談話繼續進行。魯豫問,您的家鄉很苦,為什麼您用那麼漂亮顏色來畫?老房子的畫為什麼畫那麼重的顏色?老太太答道,老房子的顏色,代表心裏的苦。我的心不禁一震,老太太操勞一生,辛苦一生,沉澱下來的居然是那麼美麗而且美好的東西。魯豫問,您知道網是什麼嗎?老太太說,開始不知道網是什麼,後來是兒子告訴我的。對於別人在網上稱自己為“梵高奶奶”,老太太更是納悶。老太太說,我不姓高,也不姓梵,村名也不叫這個,方圓幾個村也沒有叫這個名的,我咋就成了梵高奶奶?魯豫問她,你知道你現在有多麼紅多麼火嗎,網上有多少粉絲在崇拜你嗎?老太太對“紅”毫無概念,想了想答,三四十個吧。觀眾再次笑場,他們被這樣一個對“藝術”、“文化”很陌生的農村古稀老太太,以不經意間自然流淌出的本真之美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