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婦的私房錢可以在應付突然事件時發揮巨大作用,實際上是家用儲備庫。取之於家,用之於家,這無疑是女人私房錢最妙的用途了。
在張國榮和吳君如主演的經典電影《花田喜事》中,有這樣一個情節:老公衣著光鮮地和小情人在豪華酒店共享燭光晚餐,而原配妻子卻推著吸塵器在家做家務。當小情人登堂入室占領正室位置後,糟糠之妻隻有被掃地出門。沒離婚之前,小叔子曾經戲問大嫂:“老實交代,有沒有存私房錢?”大嫂傻乎乎地回答:“我信任你大哥的,他在外麵掙錢那麼辛苦,隻要大家為家好,我存什麼私房錢啊!”被掃地出門之後,大嫂才認識到自己有多傻。
女人結婚後都要盡量攢點私房錢。誰也不能保證婚姻能夠天長地久,萬一婚姻出現問題,如果女人沒有一點私房錢,日子當然不好過。有個女孩說:“為什麼不可以有私房錢?我媽媽從小就教我,一定要攢私房錢來保護自己。因為丈夫是可能隨時離開的!”英國女作家伍爾芙也說:“女人要想從事寫作,或任何能體現自身價值的活動的話,一定要有私房錢以及‘一間自己的屋子’。”
如果不是三年前丈夫的一次背叛,李月無論如何也想不起攢私房錢。那次情感傷痛之後,盡管家庭維持了下來,但李月對丈夫已經失去了信任感,並且突然驚覺萬一離了婚,自己工作不是太好,掙錢不多,連維持生活都很艱難。痛定思痛後,李月覺得還是應該建個小金庫比較保險。她自身僅有的收入來源是工資,於是,她就去銀行開了一個定期存折,把每個月的加班費存入小金庫賬戶中,然後把存折本交給媽媽保管。盡管這種存私房錢的手段讓李月有愧疚感,但她認為攢私房錢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障。
結婚後的女人,從法律和責任上講,掙的錢就不光屬於她自己了,而是屬於一個家的。現在的社會,婚姻關係越來越脆弱。女人存點私房錢,也是為了在婚姻萬一不保的情況下,自己能有一點後路。
私房錢是個敏感的話題,自古就有,古時的出嫁女子,平時會偷偷私藏一些首飾和衣物,以免慘遭婆家拋棄後生活沒有著落。那個時候,私房錢也叫“體己”,是女人為應對不時之需而準備的。到了今天,“私房錢”雖然依舊有著相同的作用,可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已經沒有那麼狹隘。
現代女人藏私房錢,其實大多數是希望將來以應不時之需,或者是出於女人在理財方麵精打細算的習慣,比如預備丈夫投資失敗、預備孩子教育、預備雙方老人的不時之需,預備額外的其他開銷等。金榮的丈夫原本是藥材公司的經理,公司興旺的時候,幾萬幾十萬都不在話下,結果後來公司垮了,丈夫不得不去外地闖蕩,幾年下來,不僅錢沒有掙著,所投資金也全都血本無歸,還欠下了一屁股債。正當他愁眉不展之時,還是妻子拿出十萬元私房錢救了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