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我也想要去縣城玩。”

張清月睡的迷迷糊糊的時候,聽到大哥跟爹要去縣城,於是扒拉著門口,奶裏奶氣的說了一聲。

張攀聽到妹妹的話後,一臉無奈地告訴她:“家裏就一輛自行車,我跟爹兩個人還可以,沒辦法再多帶一個人了哦!”

他接著解釋道,如果今天沒有下雨,天氣晴朗,他還能讓小妹坐在自行車前麵的杠上,但現在下著雨,這樣做肯定會讓妹妹感到不舒服。

而且下雨天去縣城也不好玩呀。

最後,張攀安慰妹妹說:“等哥哥在縣城買了房子,你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甚至可以住在那裏。”

聽到哥哥的承諾,張清月立刻興奮起來,連連點頭表示同意。

她早就對村裏的生活感到厭倦,渴望去縣城裏玩耍。

不過張清月這個可想錯了,這年頭的城裏,真不見得有鄉下好玩。

鄉下至少還有很多玩伴。

但城裏的筒子樓,關上門誰也不認識誰,串門都少,也是無聊的緊。

也就上街熱鬧一些。

但是吧,去逛個幾次,新鮮感一過,也就不好玩了。

沒過多久,張攀便和父親一起出了門。

在路上,張攀與父親張繼業聊起了關於房子的事情。

城裏的筒子樓都是用鋼筋、水泥和紅磚建造而成的,非常堅固。

盡管這些樓房已經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它們的外體結構和內部,依然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即使再經過幾十年,也不會倒塌。

這個時代的房屋質量普遍很好,因為沒有人敢於在建築材料上偷工減料。

“其實我覺得住在農村也挺好的,搞不懂你們年輕人怎麼想的,居然想買城裏的房子?”

張繼業騎著車,載著張攀,一路上也跟他聊天。

此時路上空無一人,天空中飄灑著細雨。

張攀告訴父親,未來的時代將是屬於城市的時代。

盡管他對農村有著深厚的情感,但他明白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城裏。

而且,如今隻需花費一千元就能購買到的房子,再過十幾二十年後,其價值將會數十倍、甚至數百倍地增長。

後世,白城的房價已經超過萬元每平米。

現在買房簡直是撿到便宜,跟白送一樣。

張繼業聽到兒子這番荒謬的言論,以為張攀患上了某種癔症。

他停下自行車,伸手摸了摸張攀的額頭,發現並沒有發燒。

\"爸,這些話我隻對你說,你要是不相信,可以把它當作一個故事聽聽。無論如何,將來你自然會明白我說的都是真話。\"

張攀深知現在父親難以接受這樣的觀點,但提前給他打個預防針也是好的。

“怎麼說呢,兒子長大了,總是要成家立戶的,你們做出的決策,我不會幹涉,包括建軍,他要是退伍了,想要進城,我也會支持,路是自己走的,我把你們拉扯大,就算是完成任務了。”張繼業倒是十分豁達地說道。

兩人聊著天,不知不覺間就來到了白城。

如今的白城,規模隻稍大於下方的幾個公社,但由於聚集了幾家大型國營工廠,其麵貌與其他地方相比,顯得獨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