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便來到了他們婚假的最後一天。
“青青,明天就要上工了,你還有什麼想玩的?可以告訴我,我都會盡力滿足。”張攀詢問徐青青。
“我已經很久沒有釣魚了,要不我們今天去釣魚吧?要是能夠釣上來魚,還可以為家裏加個菜。”徐青青想了想,笑著說道。
這個,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其實張攀的空間裏,已經有很多魚,想吃魚隨時隨地都可以。
但是吧,這些魚,肯定是不能跟陪老婆釣上來的魚相比的。
“青青,你以前釣過魚嗎?”
家裏沒有魚竿,於是張攀帶著徐青青去找棍子製作簡易魚竿。
徐青青搖了搖頭:“沒有,我哥倒是會釣魚。”
那樣啊,不過也不打緊,張攀會。
前世人到中年,張攀心情不好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鬆花江邊垂釣。
一來二去,釣魚的技術自然見長。
而且,靠近生產隊附近的河段,有什麼好的釣點,他是門兒清。
不一會,張攀便自製了兩根魚竿。
魚鉤是用家裏的繡花針,燒彎,然後用鐵錘砸彎就成了。
浮漂則是用養殖場的鵝毛。
主打一個接地氣。
雖然裝備有些簡陋,但張攀覺得問題不大,釣魚嘛,還是要靠技術。
君不見,後世那些拿著幾萬塊釣具,仍然空軍的釣友大有人在。
魚竿不是能不能釣上魚的關鍵。
徐青青看到張攀用家裏的繡花針做魚鉤也是傻眼了。
嗯哼,那就有必須要釣上來魚的理由了,不然等媽媽回家,咳咳...
一定是一個母慈子孝的溫馨畫麵。
拿上魚竿,拎著水桶,張攀帶著徐青青出門釣魚了。
“攀哥,我們去哪裏釣魚啊?”徐青青跟著張攀來到了鬆花江邊。
到了江邊,張攀的腳步未停,而是繼續沿著江邊慢慢走著。
同時,張攀的目光,也在不斷地觀察著四周的環境,尋找合適的釣魚地點。
徐青青一個釣魚小白,自然不知道張攀在做啥。
美目眨呀眨,望著老公。
心裏也是充滿了疑惑。
張攀也讀懂了徐青青眼裏的困惑,於是微笑著跟她解釋了起來。
“能不能釣上來魚,尋找到一個適合釣魚的好位置很關鍵,一個好的釣點,絕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要是位置選的不好,那說不定釣一天,也是空軍。”
徐青青滿臉問號:“釣魚怎麼跟空軍扯上關係了?“
張攀咳嗽一聲,他想起,這年頭的空軍,還不是沒有釣上來魚的調侃。
於是跟徐青青解釋了一下,徐青青這才恍然。
徐青青對釣魚還是很感興趣的。
一路上,張攀跟徐青青聊了許多,關於釣魚的一些小技巧。
這些別說是徐青青了,就是她哥都不知道。
徐青青聽的十分認真。
“如何選擇釣魚地點,還有一個十二字秘訣,‘春釣灘,夏釣譚,秋釣陰,冬釣暖’。”
這些都是前人總結的經驗之談。
可不是瞎說的。
這十二字基本上,準確地概括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如何選擇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