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張攀找尋了很久,都沒有看到那群野豬。
沒想到,居然被徐青青無意間看到了。
“攀哥,你快看,那是不是野豬?”徐青青突然眸子一亮,她好像在野河溝的方向,看到了幾頭野豬。
“還真是,這幾頭野豬好像落單了。”張攀順著徐青青手指的方向,用望遠鏡觀察起來。
不是野豬群的大部隊,隻是一大帶八小的落單野豬。
“也有可能,跟山裏的那個野豬群,不是一起的。”張攀很快又說道。
長白山如今生態環境太好了,野豬數量泛濫。
有的時候,進山能夠遇到好幾波不一樣的野豬。
養殖場的豬,很多都是來自山裏。
雖然說野豬肉不怎麼好吃,但畢竟是豬肉。
而且,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大伯張承祖是個養豬能手,他就發現了,野豬跟家豬混合飼養,生下來的後代,雜交品種,肉質就變得好吃了。
所以,這次張承祖也想抓一些小野豬回來飼養。
這個決定,也得到了生產隊其餘人同意。
當然,前提是在保證自身的安全下。
如果野豬威脅到了人的安全,那必須要予以擊斃。
“我出去一趟,青青,你呆在養殖場不要亂跑。”
看到落單的野豬,尤其是還有幾頭小野豬,張攀的心思也活泛起來。
不過他倒不是要給養殖場抓野豬,而是打算放在空間裏養著。
養豬不需要多少占地麵積。
“攀哥,你千萬要小心啊。”徐青青說不擔心那是假的。
兩人心裏都已經有了彼此,而且占比不小。
“放心吧。”張攀摸了摸徐青青粉嫩的臉蛋,拿上了獵槍。
這把獵槍不是爺爺的獵槍,而是養殖場這邊的。
1977年,華夏還沒有禁槍,所以民間還是有大量槍支的。
不僅有獵槍,還有步槍。
持有獵槍,在這個年代,是合法的行為。
東北地區,地廣人稀,尤其是靠近山區,基本上每個村子,都有很多人有槍。
其中以雙筒獵槍最為常見。
有槍是為了自保。
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有野獸進村了,就像這次。
武德之充沛,民風之彪悍,幾十年後的人,估計想都不敢想。
而且,最離譜的是,還有很多猛人,動手能力很強。
能夠自個造,小到子彈,大到山炮,都可以自個組轉。
曾經有兩個村子打群架,好家夥,那陣勢,跟打仗不遑多讓。
不說別的,獵槍的子彈,張攀都會製作。
他爺爺教過他。
步驟很簡單,看個一兩次,他也就會了。
煮一鍋濃稠的玉米糊粥,然後將融化的鉛水緩緩倒入粥中。
隨著鉛水與熱粥接觸,它會迅速冷卻並變成一顆顆微小的鉛粒。
這些鉛粒最終會沉澱到鍋底,形成一層厚厚的鉛層。
接下來,隻需將火藥和鉛珠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並將它們裝入彈殼內,最後密封好彈殼,就能得到一枚完整的獵槍子彈。
當然,這是因為獵槍是散彈,所以好製作,那種步槍的子彈,張攀就不會了。
“攀哥,你去哪,我也跟你去。”就在張攀要出養殖場的時候,恰好碰到譚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