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兄弟公社(2 / 2)

還買了兩匹馬來拉車呢。

八十年代, 別說是大卡車,就連三輪車還沒普及,大部分地方都還是用的馬車或者牛車。

徐青青對張攀嬉皮一笑:“攀哥,你吹牛,現在馬可貴了,哪裏買得起哦,我問過承祖叔,一匹馬要一千呢。”

而且還不能隨意買賣。

因為這是集體資產。

所以徐青青當然不相信了。

張攀很想告訴徐青青,再過一年,華夏大地就將迎來地覆天翻的變化。

到時候,一切都將重新洗牌。

社會變革,時代浪潮...

當然,他還是忍住了。

因為說出來,徐青青也肯定不相信。

“一千塊,是挺貴的。”

張攀點了點頭。

一隻羊,50塊,一頭牛200塊,一匹馬能抵20隻羊,5頭牛了。

當然,這是健康馬的價格,而不是病馬,老馬。

如果是病馬和老馬,肯定是賣不到這麼貴的。

很快,張攀和徐青青找到了這邊飼養場的負責人,拿出了公社給出的證明,開具的文件。

“歡迎張同誌和徐同誌來我們飼養場學習,哈哈,公社那邊也不提前打個招呼,本來我應該去接你們的。”負責人熱情的說道。

聊天裏,張攀得知負責人姓馬。

“馬大叔,不用那麼客氣。”張攀開口道。

馬大叔帶著張攀兩人去找住處。

飼養場這邊有不少空置的宿舍,都已經打掃幹淨了。

張攀和徐青青選擇了相連的兩間。

把帶來的鋪蓋鋪好,他們便去飼養場報到了。

除了他們外,另外還有幾個公社的同誌,比他們早到一些,已經開始學習經驗了。

張攀和徐青青拿著筆記本,很快也加入了學習的隊列。

今天參觀的是飼養場的馬場。

“我們公社可沒有這麼多的馬。”

“太羨慕了,這麼多馬,得多少錢啊。”

“都是公社的集體資產,有什麼好羨慕的。”

眾人議論紛紛。

負責養馬的牧民,跟大家說著如何飼養馬,事無巨細,說的很詳盡。

張攀記著筆記,前世他也養過馬,所以可以相互借鑒經驗。

“這些馬,都是蒙古馬,我們公社的馬場算是長白山附近數一數二的了。”牧民說到這裏,還挺自豪的。

傳授完了養馬的經驗,牧民詢問大家夥,要不要體驗一下騎馬?

“還可以體驗騎馬嗎?”

“那可太好了。”

“還是不要了,我從來沒有騎過,等會摔跤,出洋相就不好了。”

對於騎馬,大家夥也是意見不一,有躍躍欲試的,也有不敢嚐試,搖頭拒絕的。

於是,想騎馬的去騎馬,不想騎的在一旁看。

除了外麵草地上正在放牧的馬匹外,馬棚裏也還有一些馬在。

這些馬匹都是紅鬃馬,體格健壯,毛色鮮豔,看上去十分溫順。

此時,它們正安靜的站在馬廄裏,陽光透過馬棚的窗戶灑下,照在這些馬的身上,一看就知道品相不凡。

徐青青見到這些駿馬後,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她興奮地對張攀說:“攀哥,我們等會也去騎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