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守村人(2 / 2)

這是他這輩子從未體驗過的。

所以他能不感動嗎?

很快,張繼業和李月娥也回來了。

對於譚鬆林,他們也表示了歡迎。

譚鬆林在鬆林公社,基本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身高兩米二,體重兩百二,六邊形戰士。

也就是生活在和平年代,要是在戰亂年代,妥妥的猛人一個。

在張家吃過飯,張攀便送譚鬆林離開了。

臨別的時候,譚鬆林問張攀,是不是要進山找爺爺。

張攀看著譚鬆林:“我怎麼覺得,你不傻啊。”

譚鬆林撓了撓頭:“我也覺得我不傻啊,再說了,這不是明擺著的嗎?如果是我爺爺進山失蹤了,我肯定也會去找的...可惜,我沒爺。”

說完,譚鬆林拍了拍自己的胸膛:“攀哥,你進山的時候喊上我,我能幫忙。”

張攀微微一笑:“好兄弟,過幾天我會找你的,不過不是進山找爺爺,那是我的事情,帶你進山打野豬,吃肉再喊你。”

“那就一言為定了,我早就想吃野豬肉了。”譚鬆林樂嗬著回家了。

今兒個,他可真高興。

回到了家裏,張攀才想起,回來的時候遇到了譚鬆林,就忘了去供銷社買東西去看奶奶。

這會兒,天已經黑了,隻好作罷,明天再去看奶奶不遲。

今天爬山,走的路有點多,張攀走的時候不覺得,現在回到家裏,頓時覺得腳有些酸。

洗漱完,張攀回到房間,準備晚上早點休息。

70年代,農村的晚上,實在是有些無聊。

根本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可以消遣。

除了每隔一兩個月,公社會有一次送電影下鄉的活動,那個時候生產隊可熱鬧了。

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聚集在村部的廣場,觀看露天電影。

其他時間,天一黑,到處都是黑漆漆的一片,烏漆嘛黑,也很少有村民走動,去別人家串門。

雖然生產隊已經通了電,村部有電燈。

但是大部分村民家裏都還沒有通電,仍然使用煤油燈。

張家也不例外。

張攀房間的桌子上,擺放著一盞他自己製作的煤油燈。

煤油燈的製作非常簡單,隻需要把用過的墨水瓶或者藥瓶留下來,然後用剪刀在瓶蓋上紮一個圓孔,再把用牙膏或白鐵皮製成的燈芯模插進圓孔裏。

燈芯則是自己用棉花或布條做成的,最後在墨水瓶裏注入煤油,用火柴點燃就可以照明了。

這就是家庭版的煤油燈啦!

當然,也有人會去供銷社購買更高級的煤油燈,那些煤油燈帶有漂亮的燈罩,造型精致獨特。

此外,還有防風的煤油燈,是室外夜晚工作的時候,需要用到的。

睡前,張攀進入了空間,空間也是有晝夜之分的,不過空間的夜裏,光線也是可以視物的。

而且,張攀可以無視這些。

因為他是空間的掌控者。

一夜無話,第二天張攀滿血複活。

早上吃的是野菜粥,土豆餅,窩窩頭。

“媽,怎麼沒有煮雞蛋啊。”張攀看到都是素的,於是問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