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還屬於計劃經濟體製時代。

雖然東北這邊地大物博,糧食充足。

但這些糧食有很大一部分是要支援兄弟省份的。

物資方麵,依然是非常匱乏,張攀記得,他小的時候,每年家裏的糧食都不夠吃,三天兩頭餓肚子。

更別說是肉了。

不過他家還算好,因為爺爺會打獵,偶爾還能沾點葷腥。

別的家庭更慘了,逢年過節都不見得能吃上一頓肉。

別說是地裏的野菜,就是路上的野草,都要拔回家當柴火。

遇到勤儉持家的,牛糞也會撿回家。

“大哥,小妹,這邊。”

公社地裏,張建軍看到張攀和張清月連忙揮手。

張攀看到弟弟,帶著小妹來到了張建軍身邊。

“哥,你怎麼來了,你身體還沒有好全,應該多休息才是。”

張建軍對張攀說道。

“我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張攀對弟弟微微一笑。

這可不是他瞎說,而是真的。

自個身體,他當然知道。

不知道跟空間有沒有關係。

他之前研究了一下空間,不過隻是琢磨出了一些比較普通的功能,比如說儲物,收取...

是不是有什麼隱藏功能,他暫時還不清楚。

“大哥,你認識野菜不,要不要我教你認?”張清月小腦袋瓜子湊了過來。

卻被張建軍給摁回去:“小妹,你大哥可比你知道的多,我認野菜還是他教我的呢,你還倒反天罡了啊。”

說完,三兄妹都笑了。

“大哥,那不是生病了嗎?”張清月嘀咕了一句。

看著妹妹瘦小的身板,提著籃子,在地裏彎腰挖野菜,張攀欲言又止,想了想,還是沒有讓小妹回家。

70年代,跟幾十年後養孩子的觀念大不相同。

千禧年之後出生的孩子是家裏的寶,從出生開始,到把孩子撫養大,那是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各種小心嗬護。

但70年代,家裏的小孩子,那都是放養的。

幾歲的時候,家人便不怎麼管了。

張攀和張建軍跟小妹這麼大的時候,也已經開始幫家裏幹活了。

望著地裏的野菜,剛剛才從土裏萌芽不久。

都還沒來得及長大,就已經被村民挖回家當菜吃了。

當然,這個時候,也是最鮮嫩,口感最好的時候。

要是長大了,那還不惜得吃呢,辣嘴。

對了,看看空間能不能種菜。

張攀突然靈機一動,背著弟弟妹妹,找了個無人的角落,拿眼前的野菜做起了試驗。

如果空間要是能種野菜的話,那就好了。

野菜這玩意,現在開春了不稀罕,田間地頭都是,但冬天的時候呢,那就香了。

家家戶戶都是醃菜,儲存的大白菜吃到吐。

要是誰家有新鮮的綠色蔬菜吃,絕對是羨煞旁人的。

很快,張攀意念操控著地裏一株野菜,轉移了到空間。

野菜落地生根,居然成了。

張攀眼前一亮,他隻是嚐試,沒想到成功了。

接下來,張攀背著弟弟妹妹,開始瘋狂收取野菜起來。

隻要是他認識的,比如說蒲公英,牛毛廣,刺老芽,薺薺菜,黃瓜香,刺五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