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做它最需要的人(1 / 2)

所有公司都在尋找優秀的人才,因為人才比公司的戰略、策略都重要。人才是無法被對手學習的。

曾有企業誇張地放話:“為了留住優秀人才,我們要不擇手段。”雖然包含誇張的成分,但充分表明了人才在企業中的重要地位。比爾·蓋茨曾經說過:“如果讓微軟最重要的20位專家離開的話,那麼微軟就什麼也不是了。”

與此同時,每個會成為人才的人,一定要有清晰的判斷,正如曾經有人問過李開複:“你是人才嗎?”李開複迅速回答:“是。”這個回答是瞬間作出的反應,也是他長久以來在內心對自我的判定。

人才,出自那些具有優秀DNA的公司。

具有優秀DNA的公司,企業創始人的夢想會自上而下地進行傳導。

一個人開始做的第一份工作就像小雞剛剛開始認識第一個媽媽一樣,會很自然地相信工作就是這樣子的;自己認識的第一批同事是什麼樣子的,也會在心裏留下一種根深蒂固的印象:世界就是這樣的,人際交往也該是這樣的。

當一個人把這個公司裏麵的很多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東西植入到深層大腦中,這個公司會對這個人影響深遠。

所以,一個人進入的第一個公司是健康的,他就攜帶了健康的因子,即使將來離開這個公司,他的職場血液中也有諸如積極、樂觀、正麵思考等元素,這樣的元素能幫他發揮更好的作用,成為一個人才。

反之,有的人去哪家公司,哪家公司就破產,他一個“病人”會連累整個公司的員工都會得“病”。因為某個壞公司裏麵的某一些工作習慣猶如病毒植入到他的大腦裏麵去了,然後他到其他公司的時候,會傳染給其他人,這是很危險的。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入錯了行,在習慣的驅動下周而複始地工作,與一個女人選擇了一個抽煙喝酒的男人做老公是同樣的道理,她花一輩子的時間讓他改正,費心費力勸說他,絞盡腦汁改變他,但如果不到醫生通知煙酒威脅他的生命安全之時,這個男人是不會因為老婆而改變的。

為一個抽煙喝酒的老公受氣鬱悶,不如當初就選擇一個不抽煙不喝酒的人。

很多人抱怨太忙,沒有時間去尋找優秀DNA公司。總是忙著工作,忙著賺錢,在匆忙中忘記學習,在匆忙中學會抱怨。

這就好比沒時間鍛煉,就一定有時間生病。

沒時間思考,就一定有時間迷茫。

沒時間提問,就一定有時間犯錯。

在最初幾年的工作中,可以降低薪酬的標準,但是一定不能放棄對優秀公司的選擇。

有人可能會想,即使公司風氣非常不好,隻要個人有足夠強的定力,也完全可以“出淤泥而不染”。

機製的更改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會因為一兩個人而改變,這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管理再混亂的企業都有它自己的文化,說直白一點,這個文化就是指導你如何在公司裏生存的法則。憑一己之力去對抗公司這麼龐大的機器是很累的。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

粥每天都是不夠的。

一桶粥七人分,如何公平?

第一天: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每周下來,他們隻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第二天: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沒想到的是,強權之下,易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

第三天: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但他們常常互相攻擊,一番激烈的爭論之後,粥吃到嘴裏時全是涼的。

第四天: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均,也沒什麼可抱怨的。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製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

如果缺乏這種良好的環境,公司的根基就是有問題的。人是環境的產物,人的行為會受到環境的影響。不被好的環境塑造,就會被壞的環境塑造。

遲玲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企業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