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咧。來啦。”
馬媛媛沒有和範永離婚,她去年一直在林家幫忙,忙著跟她姑學做飯的手藝,林家要開飯館,建國叔說咧,她把手藝學好了,也可以開一個,也不知道林家哪裏來的那麼多菜譜,聽說好象是建國叔得到一位高人真傳咧。她也不貪,就想著學一個做包子的手藝得了,她姑還教了她不少拿手菜,說是給家人做飯用的著。不說別人,虎頭正是長個子的年紀。一提虎頭,她也就沒推辭,建國叔也是同意的呢。在公公的支持下,她把範家前院那個屋子在大街上開了道門,支起了包子鋪。早上中午兩頓包子,配上稀粥,怎麼說呢,反正不比上班的掙的少,時間上還自由。
自從王翠枝的事兒發了以後,範永一直在討好他們母子,可她對這個男人冷了心,哪那麼容易熱乎過來。平時見了這人她連眼皮都懶得抬一下,他們也一直是分開住的。沒離婚是因為一來現在虎頭還小,要是她們離了,她怕範永馬上再找,雖然說房子的產權給了虎頭了,可是人家後娶的要住進來,好象也不能說就把人轟出去的。要是對方也惦記上房產,虎頭可不就危險了。公公現在看著是疼虎頭,但也是因為這是他親孫子,如果後來的也生了孫子呢?未必就願意為了虎頭和人家撕破臉了。可她這個媽總是親生的,不能不為虎頭著想。二來,她現在說起來,是範家的兒媳婦,住在這裏用範家的房子賣包子都算名正言順的,要是離了婚,說起來總有些沒底氣。她也不想和虎頭分開住。住在林家那也是親戚家,也算是寄人籬下,不如住自己家踏實。她要是搬出去,要是範永後娶的住進來,他們要是搬回來就不容易了。倒不如這樣,過幾年再說。三來現在的日子也過得,她每月收入不低,公公對自己和孩子都不錯,公公還說把工資給她,讓她做家用咧。她沒要,公公是個明事理的人,對虎頭也好,這就夠了。老人年紀大了,合該是他們晚輩孝順他才是。主要是她還沒想好,以後要不要和範永過哩。以後要是有合適的,就處處,要是沒合適的再說。
馬二哥去年在老家呆了一段時間,自從女兒說要開包子鋪,今年過了年就過來幫忙了。
早上是玉米粥和豬肉蘿卜餡的包子。還有泡菜,據說這泡菜,光是這壇裏的老湯,也有十多年的曆史咧,還是當年從林家拿回來的呢,範父自從嚐過就愛上了這口。
到了飯廳裏,範永已經勤快得把碗筷擺好,把粥給大家都盛上了。
“親家,虎頭他媽做飯是越來越好吃了。”範父落了座,在飯桌上不吝於對兒媳婦的誇獎。
“多虧了她姑,她姑家的小叔子是個仁義的,這些年沒少幫扶我們老馬家啊。”馬二哥說起這門親戚,還是很自豪的,林家的人不但有出息,對親戚也好。他老媽當年眼光好啊,找了這麼一門好親家。
“是啊,林親家一家子為人,那是沒說的。“範父也附和道。
“媽媽,中午吃糖醋裏脊吧。爺爺,叫上舅舅一起吃好不好?”虎頭喝了一口粥,問道。他有段時間沒吃糖醋裏脊了,怪想的。他也想小舅舅了。
馬媛媛的弟弟馬成成,當年的小話嘮,去年考上了清大的新聞係。他沒住校,但也沒有住在範家,而是跟著他姑住在林家。平時是跟著林二嫂吃。馬媛媛是想讓弟弟跟著自己的,林二嫂沒讓,馬成成也願意跟著姑姑住,說更自在。
“媛媛啊,那中午就做這個吧,我中午回來的時候正好叫上成成,把肉買回來,順便再買點骨頭,做個醬骨頭怎麼樣?”範父連忙說道,可這是親孫子,大孫子想吃,那必須得滿足啊,兒媳婦不要他的錢,家裏的米麵油鹽菜肉的他就包了。他也想著吃醬骨頭了,兒媳婦做飯的手藝是她姑教 的,不比飯館差,他這兩年總算有口福了。想吃什麼了,買回來,兒媳婦自然會做好。
“好。都聽爸的。”馬媛媛扒了一口飯,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