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山雄踞西蜀,氣勢雄偉,唐詩人李白曾有“峨眉高出西極天”之慨,坐定峨嵋西川第一名山的稱號。實為海內洞天福地之首。山中景色尤勝,常年雲霧繚繞,雨絲霏霏。彌漫山間的雲霧,變化萬千,前人頗歎此地常有——“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之妙。其中後山多為深山大澤,多為那虎豹豺狼棲身之所,溝壑縱橫,雲霧疊嶂,常有人見其中有劍光出沒,口口相傳,都說那裏是妖魔縱橫之地,常人聽了傳言,漸漸的裹足不前,倒讓那些後山養靜的高人異士,憑空落得一個清靜。
且說在峨嵋山腳下,有個小小村落,村中不過百十戶人家。皆是附近的山民,在一起雜居。相延百餘年,竟也漸漸的成了氣象。為首的以羅、陸、展氏為最多,其中又以羅氏族人最盛,是故這數十年來,村中皆尊羅氏為長,數代村長皆都姓羅。這一任村長名叫羅經,年方四十,正是盛年,膝下隻有一子,名叫羅權,小羅權年隻十三,但生得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便像十五六歲的少年。
他亦繼承了父親的性格,為人豪爽俠義,便成了村裏的孩子王,由於家中也不需要他做甚麼活計,便整日裏帶著一群孩子們四處玩耍,便成了村裏的孩子王。
這一日正是暮春三月,豔日當頭。一群孩子,正在山壁下的一個平台處玩耍。玩的卻是小孩子們過家家的遊戲。羅權年紀最大,便被推出來做了爹爹,然後又選了女孩子中,長的最好看的那個,名叫小袖的,當了母親。然後做了一堆小碟小碗之類,又堆了個土堆,算是喜台,插了兩根樹枝當做蠟燭,眾人擁著他們,嘻嘻哈哈的去拜天地。
羅權年方十三,還是懵懵懂懂的,小袖比他小上一歲,但女孩子家心智早熟,已經隱隱有了些淑女之思,頭上被蒙著塊布,聽著眾孩童嘻嘻哈哈的說是要拜天地,臉上燒的通紅,心中卻隱隱起了絲期盼之念。不知是羞是喜。
眾孩童按著他們在台前拜了三拜,然後啪啪的拍起手來,算是禮成。然後嘻嘻哈哈的簇擁上去,將小盤小碗都擺開來。小袖揭下臉上蒙著的布片,看到羅權臉上也罩著一張帕子,那卻是她母親縫製給她的貼身之物,這次將它貢獻出來,所存的,不過是她小女孩兒家的一點小小心思,殊不足與外人道也。這時看羅權仍然將它罩在臉上,並未取下,心中不禁大羞,伸手便要去抓。
這時一陣山風吹來,恰巧將那帕子吹去,那帕子是絲綢所製,輕飄飄的渾不著力,被一陣山風吹過,飄飄搖搖的向遠處去了。
小袖連忙搶上前去,快步去追,可是那帕子被風吹著,飄上天空,居然落在一棵大樹的枝丫之上,掛在上麵,怎麼也下不來了。
小袖站在大樹前麵,望著這有兩人環抱不過來的樹幹,以及高高懸在上空的,足有數丈高的樹枝,眼淚不停的在眼圈裏轉著,強忍著不掉落下來。
羅權大步流星的上前,拍著胸脯說道:“這算什麼,看我上去把它給你摘下來!”
小袖驚道:“這樹有這許高,權哥哥,還是算了吧!”
羅權抬頭看看,枝丫高高的懸在半空,看上去確有幾分怕人。但聽到小袖阻止他,卻激起了他一絲好勝之心,在手心啐了口吐沫,說道:“這算什麼?年前和父親下山,連山岩我都曾爬過!”說罷從腰間掏出鹿皮套索,向上一拋,正套在一根最粗的樹枝上,用手一試,觸手處極為著力,便把那套索係在腰間,然後抓著樹幹,攀緣而上。
眾孩童都瞪大了眼睛看著羅權一步步攀上去,終於摸到了那根樹枝。均張大了嘴合不攏來,小袖更是覺得羅權乃是天下最有本事之人,一雙大眼睛眨也不眨的望著他,至於自家那塊帕子這時卻已被她拋諸腦後了。
羅權騎在樹枝上,伸手夠著了那塊帕子,得意洋洋的向著下麵一揮,頓時傳來一片驚歎之聲,羅權十分得意,伸手抓緊了繩索,雙足向樹上一蹬,身子半空躍起,直向下麵落去。想來一個淩空飛墜,讓大家看看他的本事。
就在他剛躍到半空之際,忽然空中飛來一物,脅生雙翅,長得鷹鼻鶴嘴,樣貌十分古怪,張開那長長的嘴巴向著羅權隻一啄,羅權隻覺得全身如墜冰窖一般,頓時失去知覺,那怪鳥伸翅一劃,繩索從中斷裂,羅權便從半空中直跌了下來!
眾孩童張大嘴巴,驚駭的說不出話來。小袖緊緊抓著衣襟,滿臉全是緊張之色。這時在山澗之下,突然躍出個白衣人來。身形矯健,如大鵬展翅一般。左手一揚,袖出揮出兩道銀芒,金鐵交鳴之聲頓起,鏗然有聲。那怪物吃他這一擊,身勢頓挫,口中低低的吼了一聲,轉身飛了開去,銅鈴大的眸子向著白衣人轉了一轉,雙翅一展,飛向天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