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看似玄奧神秘,實際上卻是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在接觸的一門學問。比如,接下來所要論述的“醞釀效應”,就是每個已產生思維能力的人都曾經體驗過的。所謂醞釀效應,又被稱為直覺思維,是指反複探索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法而毫無結果時,把問題暫時擱置幾小時、幾天或幾個星期,由於某種機緣新想法突然浮現了出來,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竟然一下子找到了解決辦法。
當我們決定做某件事但又未做之時,常說,正在醞釀當中。醞釀階段就是尚未執行,正在為執行積蓄力量的階段,這個階段是保證最後執行順利的重要階段。大多數人都知道行動需醞釀,卻不知道思維同樣需要醞釀。而實際上,有很多令我們撓頭的難題正是在直覺思維的醞釀效應中被神奇地解決掉的。
心理學家證明醞釀效應時,最常使用的例子就是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的故事。在阿基米德生活的古希臘,為國王解決問題是無法推辭且要冒巨大風險的事。作為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阿基米德就曾被賦予一項“史無前例”當然也非常棘手的任務。
國王懷疑負責給他做王冠的工匠用銀子偷換了金子,但王冠與他當時交給工匠的金子一樣重。於是國王將證明王冠裏是否被灌了銀子的難題交給了阿基米德。這個史無前例的證明題即使讓號稱能翹起地球的阿基米德來解也是頗為困難的,不能把王冠切開,甚至挖個小洞都是死罪呀!阿基米德絞盡腦汁,不眠不休地想了幾天幾夜,依然毫無頭緒。一向不怕死的阿基米德放棄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阿基米德決定先好好洗個澡,睡個覺,一切後果等睡醒了再說。
阿基米德回到家,放好洗澡水,躺進浴盆裏,全身放鬆,準備慢慢下沉。不對,他發現自己沒有下沉,而是在上浮。而且,浴盆裏的水在不停地往外溢。忽然靈光一現,阿基米德想到,同等重量的金子與同等重量的“金 銀”,體積是不同的,所以它們所能溢出的水當然也有區別。難題被解決了,他的名聲也更加響亮,而他通過“靈光一現”解決問題的故事則被心理學家們用來證明醞釀效應的存在。
其實,醞釀效應就是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所謂“靈光一現”。當我們苦苦思索某個問題而無法解決時,往往在放棄後的某個時間點,突然得到靈感,找到解決辦法。而這種所謂的“靈光一現”在心理學上是有科學依據的。
因為從心理學上講,此時我們的大腦並未真正休息,而是在潛意識層麵中進行創造性思維,摒棄意識中的錯誤思路,用正確的方法尋找答案,這就是醞釀階段。當我們處於醞釀階段之時,潛意識雖然無法被我們把握,卻正在為解決問題做積極準備,以致我們最終能夠綻放“思維之花”,結出“答案之果”。
所以,當你麵臨難題而百思不得其解時,心理學告訴你,不要苦惱,因為任何人都會麵臨這種困境。此時不妨放下問題,做些放鬆的事情,也許答案會“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