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先生,今年38歲,大學教授,近期不明原因地經常感到體力不支,容易疲勞,打不起精神來,他以為與勞累有關,可是經充分休息後仍未減輕,並伴有食欲減退……這到底是怎麼了呢?
自我識病
常感疲乏無力,當然程度有輕重不同,輕者懶言少動,重者全身乏力,並伴有食欲減退。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
信號指路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髒慢性損害,是我國當前流行最廣泛、危害最嚴重的一種傳染病。乙肝多隱匿起病,很多人是通過體檢才發現患有乙肝的。臨床上主要分為慢性遷延型及慢性活動型肝炎兩類。
慢性遷延性肝炎無特異性表現,往往表現為易疲乏、食欲欠佳、勞累後右上腹不適、腹脹、呃逆。慢性活動性肝炎一般都會有勞動能力減退、乏力、厭油膩、腹脹。部分病人會出現牙齦出血、鼻出血、月經失調,手、足掌出現密集紅斑(“肝掌”),頸、胸、手臂出現小血管痣(“蜘蛛痣”)等。
乙肝感染率高。我國是乙肝高發區,人群感染率達60%左右,其中約10%成為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一個人如果感染了乙肝病毒,可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幹擾正常生活。乙肝預後較差,極少數乙肝病人最終將轉化為肝硬化或肝癌。
【緊急程度分級】★★★
怎麼辦
進行積極有效的抗病毒治療。目前公認有效並被列為首選的抗病毒藥是α-幹擾素和核苷類似物。所以,對經濟條件允許、有適應證的病人來說,應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
保護肝細胞,減少炎性反應。乙肝病人應避免肝病的反複發作,當肝功能出現異常時應及時就醫,有效地控製炎性反應,保護好肝細胞,以盡量減少肝纖維化的形成和避免肝細胞的異型增生。
科學飲食。乙肝病人必須絕對忌酒,包括所有含酒精的飲料。飲食應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不要進食黴變的食物。
定期檢查。如果肝功能持續正常,可隔半年到一年檢查1次,檢查項目包括肝功能和B超;如果肝功能不正常,在治療的同時應至少每月檢查1次肝功能,3個月或半年檢查1次B超和甲胎蛋白。
永遠樂觀向上,樹立信心。不要因整天擔心會不會發生肝硬化和肝癌而抑鬱寡歡。如果思慮過多,情緒長期受壓抑,反而會降低抵抗力,增加癌症的發生率。
重在預防
接種疫苗。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其次為嬰幼兒和高危人群(如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者、托幼機構工作人員、經常接受輸血或血液製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發生外傷者、表麵抗原陽性者的家庭成員等)。
切斷傳播途徑。推廣安全注射(包括針刺的針具),對牙科器械、內鏡等醫療器具以及服務行業中的理發、刮臉、修腳、穿刺和文身等用具都應嚴格消毒。注意個人衛生。在意外接觸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體液後,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誰會中招
乙肝表麵抗原陽性母親的新生兒、乙肝表麵抗原陽性者的家屬、反複輸血及血製品者(如血友病病人)、血液透析病人、有多個性伴侶者、靜脈藥癮者、接觸血液的醫務工作者等。
還可能的疾病有藥物性肝炎、膽石症、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及肝外梗阻性黃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