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是一種毅力,是成功的前提,是由弱小到強大的必經之路,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成功是一點一滴的積累出來的。
人類的成功離不開知識的積累。人類的知識帶帶積累傳承下來的,這些知識都是人們在工作或生活中不斷積累起來的。他們日積月累的知識和經驗最後累積為一座巨大的金字塔。
荀子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業,每一個人的事業都是從零開始、由小到大一步步往前發展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天在工作中進步一點點、成就一點點,一點點的積累,天長日久,那就會逐步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實現夢想的途中,智大才疏往往是我們實現夢想的最大障礙,好多人隻是看到成功人士功成名就時的輝煌,而往往忽略了他們在此之前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努力。任何人都隻有通過不斷的努力才能凝聚起改變自身命運的爆發力。
縱觀成大事者,無一日本海洋動物園裏有一條重達8600公斤的大鯨魚,能夠躍出水麵6.6米,向遊客們表演各種雜技。大鯨魚之所以躍出如此令人驚奇的高度,在於訓練師每次讓它進步一點點。可是這微不足道的一點點積累起來,天長日久,就是不得了的進步。每次進步一點點,貴在每次,也難在每次。
曹雪芹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無論是在知識、事業,還是在道德、品行方麵,隻要是生活的有心人,就應該學會積累。歐陽修說:“餘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靠的是“三上”來積累素材,成就了千古美談。這恐怕是對“積累”二字的最好詮釋了。
有兩個和尚分別住在相鄰的兩座山上的廟裏,這兩座山之間有一條小溪,於是這兩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他們便成為好朋友了。就這樣,時間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五年。
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便不以為意。哪知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樣,過了一個星期,還是一樣。直到過了一個月,右邊那座山的和尚,終於受不了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過去拜訪他,看看能幫上什麼忙。”於是他便爬上了左邊這座山 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達左邊這座山的廟看到他的老友之後,大吃一驚 因為他的老友,正在廟前打太極拳 一點也不像一個月沒喝水的人。
他妤奇地問:“你已經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左邊這座山的和尚說:“來來來,我帶你去看。”於是,他帶著右邊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廟的後院,指著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終於讓我挖出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
那個和尚之所以自己一人能挖一口井,是長期積累的結果。羅馬不是一天建起來的。中國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異曲同工,說的都是一個道理:成功需要積累。
萬丈高樓也是由一磚一瓦慢慢壘成的,人的成功也是如此。一個人要想成功,確實並非易事,你有可能一夜間成了暴發戶,但你絕不可以奢望能夠一夜成功。著名科學家牛頓曾說過:“我的成功來自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靈感!”因此,隻有出努力,日積月累,才可能可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