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於田縣,一共有隻有一所高中和一所中專學校。
中專學校還屬於官方的老學校,教育理念早已經跟不上時代。
書記沒少為這件事發愁。
所以秘書在確定王北川不是一時興起後,直接將消息告訴了書記。
書記得知消息,立馬連同負責教育的副縣長來到了綠源。
幾人已經見過幾次麵,也算是熟人,所以參觀完畢,進屋坐下後,王北川也沒做作,直接將自己要建學校的想法重申了一遍,同時把自己的大致思路說了出來。
首先就是投資的問題。
學校的第一批投資,以校舍和教學樓為主,前期將會建造一棟可承擔500學生的教學樓。
按照每個班級40人計算,粗略計算下來是13個班級。
每層樓除去教師辦公室和衛生間外,設置4個教室和一間大的活動實訓室。
也就是說,4層樓足矣。
除去教學樓外,便是學生宿舍和食堂。
食堂單獨建造為2層小樓,算是比較簡單的事情。
宿舍則會一步到位,直接設置為6人間的上床下桌形式,全部教職工加起來預計需要100間宿舍。
按照男女分開來算,需要建造兩棟4層的樓。
四棟建築,加上教學設備和床、桌、板凳,大致費用不到1千萬。
這筆錢,王北川毫無壓力。
其次是學校的培養方向。
王北川的想法是暫時隻開設三個專業,第一個是旅遊管理專業,綠源需要旅遊相關的服務型人才,周圍的幾個旅遊景點同樣也需要。
第二個是農業,雖說短期內,王北川手裏隻有10萬畝的沙地需要治理,可是幾年之後,沙地的麵積會不會擴大,還真不好說。
第三個則是廚師專業,就算畢業的學生不能在旅遊工作,也能憑借學到的手藝,在社會上自力更生。
“北川,汽修專業可以開設不?”
王北川的計劃得到了書記的認可,不過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開始汽修專業的原因也很簡單,隨著時代的發展,家用汽車的數量越來越多,汽車修理已經變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行業。
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維修汽車已經不是裝卸螺絲那麼簡單,還需要一些更為專業的知識。
“書記,專業的問題我們可以慢慢協調,畢竟學校現在還沒開始建造。”
王北川對學校的想法是專而精,而不是多而雜,所以並未答應書記的提議。
“看我,一聽你要建學校,高興過頭了。”
因為相熟的緣故,書記也沒擺架子,笑了笑後,繼續說道。
“手續的事情你放心,縣裏給你解決。”
短短的一句話,卻是王北川找書記的最主要原因。
要不然,很有可能會出現,學校建好,卻沒辦法招生的窘迫境地。
“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我這幾天就開始聯係建築工隊,開始動工建造學校,到時間還要麻煩幾位領導來剪彩。”
“什麼麻煩不麻煩,教育是百年大計,有你這樣的年輕人專注教育行業,我也就放心了。”
書記嘴上雖然這麼說,但是心裏已經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