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效率要比王北川想象中的高很多,也有可能是他低估了年輕人想要返回家鄉工作的熱情。
消息是早上開始往外傳遞的。
第二天上午,就開始有年輕人陸陸續續帶著行禮出現在村子裏。
他們的回歸,使村子增加了一些活力,同時也讓各家各戶多出了一些歡聲笑語。
“巴郎子,這是我家的買買提,交給你了!”
“巴郎子,這是我兒子和兒媳婦,以後聽你指揮。”
“巴郎子,這是我孫女古麗,還沒有男朋友。”
.....
無一例外,年輕人回到家中,剛放下行禮,就被家人帶到了王北川的麵前。
麵對這些年紀在外麵打工,有一些見識的兄弟姐妹,王北川表現的很熱情,並沒有因為自己老板的身份,而高人一等。
而與王北川接觸過之後,這些還存在疑慮的人,大多都放下了戒備。
王北川在他們村子周圍種樹,這是在為他們的家鄉抵擋風沙,謀福利。
現在又開放旅遊產業,還會給他們分紅,這又解決了他們離家遠,掙錢的時候,無法顧家的窘迫。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王北川的旅遊事業夭折,對於他們來說,也沒有太大的損失,大不了就是浪費點時間。
三天時間,村中一共回來了32個年輕人。
按照他們在外麵做的工作,其中以安提為首的三個壯小夥和阿卜都的兒子、兒媳被分配到了食物組。
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在遊客到來後,準備食物。
由於目前沒有遊客,所以他們的任務就是給王北川手下的員工做飯。
為了方便采購物資,王北川又花了2萬元,購買了一輛2手皮卡。
賣車的車販子說是二手車,事實上一眼就能看出來,這輛外表斑駁的皮卡少說過了4個二手。
王北川對這輛車不滿意,可是村中的孩子卻很喜歡,一有空就會爬到車廂裏,大聲的吆喝。
五個熱氣球,王北川一共安排了10個員工。
5個駕駛員,1個賣票,4個地勤。
除去買票員外,剩下的9人都要接受熱氣球駕駛培訓,為以後的擴張做準備。
王北川從係統商城中購買熱氣球時,係統贈送了操作知識。
而且還采用了那種可以直接灌輸到王北川腦海中的方式,所以王北川在教授他們的時候,並不吃力。
三天時間,9個人全都成為了合格的駕駛員。
王北川通過李大亮聯係了一個考證的地方後,直接將他們9個派了過去。
5個人負責電動滑板項目。
1人買票,4個人負責日常維護。
對於從小就跳舞的員工來說,平衡力都非常好,所以他們隻用了半天時間,便成為了技術高超的電動滑板大師。
至於沙橇摩托,王北川隻安排了2個員工。
因為造價比較高,外加前期遊客數量較少,沒必要大規模開展此項目。
剩下的10個員工,王北川也做出了對應的安排。
5人負責帳篷營地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剩下的5人負責整個旅遊項目的整體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