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除了餘麗,餘建國從來不跟另外兩家聯係。

也不是不聯係,另外兩家也上過門,但餘建國非常冷淡,林芬更是一點好臉都沒有,來過兩次,自己就尷尬的走了。

而且餘美和餘建國姐弟倆也鬧翻了,當初餘建國心灰意冷把賠償款給了他們,前腳出了老房子大門,後腳兩個人就鬧了起來。

按餘美的想法,她現在比較困難,當初餘建國給餘建邦買了房子,所以老房子餘建邦就不該分。

除了被騙走的那五萬塊錢,其他的都該歸她才是。

但餘建邦不這麼想,為了這點錢,跟大哥都鬧僵了,隻拿五萬塊,他忙了這麼久不是白忙。

兩家為了這事,扯了很久的皮,最後餘美把孫誠都叫回來了,事情才有個結果。

餘建邦還是隻拿了五萬塊,因為錢在餘美這兒,他即使不同意也沒辦法。但自從這次事後,兩家人就不再來往了。

作者有話要說:  餘美家會帶著說一下,不會細寫。

謝謝各位的雷,麼麼噠

107、番外之餘家的幸福快樂生活

(二)

餘家兄弟姐妹四個, 餘麗是最不起眼,也是最不受寵的那個。

從小拔尖不如大姐,上麵有大哥, 下麵有小弟, 她被夾在最中間。長得也就普普通通,工作也是普普通通,後來結婚對象也是普普通通。Ψ思Ψ兔Ψ網Ψ

她就像中國最普通的那一代, 趕上所有最不好的時候, 好不容易參加工作,以為捧上鐵飯碗, 誰知碰到改革開放,物價一年高過一年,工資卻隻有那麼一點,她和丈夫在單位苟延殘喘, 最後人到中年下了崗。

若論唯一的好處,可能就是她和丈夫當初趕上了最後一批福利房?在海市,隻要有房子,日子怎麼都能過。

這次發生了這麼多事,她是唯一沒在中間攙和的,也是根本攙和不進去。最後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半截身子快入土的年紀,兄妹姐妹幾個鬧崩了。

會有這麼一天, 餘麗意外也不意外。

大姐的性格最不容易相處,又有老四在裏麵攪合,大哥家能忍到現在也是難得。

當初孫家出事, 餘麗是知道的,別的忙她幫不了,隻能有空去看看餘美。後來孫誠跑了,餘美家連吃飯的錢都沒了,她在餘建國和餘建邦麵前還想充麵子,私下卻沒少找餘麗借錢。

都是一兩千幾百的,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次數多了,李強就有意見。其實李強一直對餘美有意見,隻是看在親戚的麵子上,一直壓抑著。反正平時見麵也少,一年就那麼幾回忍忍也就過了。

他們賺錢也不容易,李強每天天不亮就去水果市場批了水果回來,都是一斤一斤賺來的,而且那時候餘美估計還沒認清現實,管人借錢還是居高臨下的,更從來不提還不還的事,所以說李強不和餘麗鬧才怪。

鬧了兩次後,餘麗去餘美那兒就少了,再後來餘美和餘建邦回家分動遷款,根本就沒和餘麗打過招呼,還是後來餘麗才知道鬧了這麼一場。

她不知道說什麼,而且李強也有點生氣。

李強說餘麗就是個傻子,別人也就用得上她的時候能想起她。動遷的錢要是大哥拿著也就算了,本來就是人家的,就算是餘建邦分一些,他也沒話說,可餘美憑什麼鬧分錢。

如果餘美能分,是不是餘麗也能分,都是老餘家的女兒,憑什麼錢都是餘美一個人拿。

就因為這點別扭的心思,之後兩家再打電話過來,餘麗兩口子態度十分冷淡,更不用說在中間勸和了。

以前餘麗還時不時打個電話過去,問問兩家近況,現在也不問了。

估計餘美心裏也有數,那段時間也沒給餘麗打過電話。相反,蔣梅倒是給餘麗打過幾次電話,說得也就是這事,這是想慫恿著餘麗去和餘美鬧。

餘美沒上她的當,說現在什麼也不想,就想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了,蔣梅要是想鬧,自己去鬧吧,反正她不攙和。

蔣梅落個沒趣,再之後就不打電話來了。

……

幾家的關係就這麼淡了下來。

不過餘麗兩口子和餘家這邊沒斷,逢年過年還是會互相走動的,中間餘家也從餘麗口中聽說了點餘美家的情況。

孫誠回來後就離婚了,女方沒把孩子給他,餘美倒是不願意,但那邊以孫誠債台高築為由,爭來了孩子的撫養權。

就為了這事,餘美沒少和女方家鬧,可鬧也沒用。

而從餘建國這兒拿走的錢,餘美全部拿去還了餘家那些鄰居被騙走的錢,之後又把房子賣了,才把孫誠做生意欠下的債還了一大部分。

剩下的那些,對方也不再追那麼緊了,估計心知肚明他們根本沒能力再償還。

房子車子什麼都沒了,可一家三口人還要租房吃飯,孫誠也就是個高中學曆,出去根本找不到工作。就算找工作,也都是些體力活,工資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