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山洞,往山裏行了些路,有元笙早些時候備好的馬。元笙麵無表情地說:“你騎那匹小馬,我們走罷。”小清一愣:“可是我不會騎馬啊。”元笙無奈地將顧小清抱上自己馬背,自己坐在她後麵,割了小馬的繩子將小馬放了,帶著小清往遠處跑去。小清問元笙:“笙哥哥,袁兒到底是誰?剛才到底是怎麼回事?”元笙皺著眉說:“故事太長,明日再細講。料想顧雲生雖不會親自追出來,但是派人追殺也頗有可能。我們且往北去罷。”
行了一日,二人到了一個鎮子,元笙找了客棧住下。元笙看著顧小清,突然問她:“小清,我想將你介紹給一個師父,你看如何?”小清問道:“笙哥哥怎麼不要我了,要把我送去別處。你嫌我拖累了你不是?”元笙微微一笑,說道:“我倒也不是不能親自教你,但是水閣中發生的事情甚是蹊蹺,我得留在這附近查清楚。昨日你說你一日遇見兩枚玉墜,隻怕的確不是什麼巧合。”小清說:“那我不是更容易被人追殺?你還要趕我走!”元笙說:“你還是個孩子,顧雲生要殺也會先殺了我。而倘若我那位故人真的願意收你為徒,那麼有她護著,也沒什麼能動得了你啦。”小清雖然心中不願,但是聽元笙口中這個師父這麼厲害,卻也抑製不住好奇心想要去見見。
沿著小鎮的主路一路走下去,雖是夏日,卻灼灼開著十裏桃花,甚是奇特。前方一條清溪,直流向桃林裏麵。小清折了一支桃花,拿在手裏說:“從沒出過杭州城,不知世上還有這般地方。”元笙說:“這裏名為桃源鎮,據說桃花三季常開而不敗。我們要去見的那位師父,就住在鎮外桃林深處。”小清笑道:“晉武陵漁人偶遇桃花源,出而不複歸,南陽劉子驥尋而未果,沒想到原來就在這裏呀。”元笙微微一笑,說:“桃源本是傳說,陶淵明不過是以此作喻,歎惋世風。這位師父,倒的確不愧為桃源奇人。”二人邊說邊走,到了桃林裏,顧小清奇怪元笙如何在裏麵繞行而不迷路,竟然曲曲折折地一直走到了一處小竹樓前。元笙上前,輕輕叩門,朗聲道:“一隅先生,今日是元笙來看您了。”話畢,便拉著顧小清的小手,恭恭謹謹地站在門前等候。過了一盞茶時候,方聽得腳步聲。小清心裏想:從沒見過元笙這麼恭敬,既然稱為先生,這人定是個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了,隻是她的架子端得未免大些,以後若拜她為師,真不知要有多嚴厲。門“吱呀”一聲打開,顧小清抬頭一看,竟是一個長相清秀的年輕姑娘,穿著淡粉色衣裙,眯起眼笑著。看到她和元笙,淡淡打了個招呼,聲音如清清溪水衝上碎石一般清脆動聽。
“元笙?多年不見,你倒沒怎麼變。方才手上有事,二位久等了,隨我去屋後坐坐罷。”
注:1)章節名《幾處花下人》出自唐盧綸詩《同吉中孚夢桃源》,原上下句為“幾處花下人,看予笑頭白。”
2)“先生”是作為敬稱,與性別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