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我是時小甜 楔子(1 / 3)

這個世界其實很公平,有人給你虧欠,就會有人給你善待。終有一天,你會遇見這樣一個人,

他看得見你所有的不好,但是包容;他知道你所有的好,並引以為傲。

〔1〕

時念有個小名,叫“小多”,奶奶取的。

奶奶說,姑娘家名字裏帶個“多”字吉利,好運多多,福氣多多,長大了,嫁個夫婿,恩愛多多。

時小多一雙杏核眼,有虎牙,笑起來燦爛明媚。她記住了奶奶的話,每次做自我介紹,第一句都是——我叫時念,也叫時小多,“福氣多多”的“多”。

她一邊說,一邊笑,眼睛彎彎的,還有兩顆小虎牙,可愛又漂亮。

時小多出身書香門第,爸爸媽媽都是教授,姐姐跳級念書,一家人集體高智商,唯獨遺傳到時小多時打了個對折。別人家的孩子要麼跳舞很棒,要麼學習很棒,時媽媽向旁人介紹時小多,隻有一句話——我家小女兒吃飯挺棒的。

一顆飯粒兒都不會剩下,特別幹淨。

親戚逗時小多玩,問她最喜歡什麼顏色,這姑娘一本正經地答:“粉色啊,酸辣粉的那個粉。”

親戚:這熊熊燃燒的吃貨之魂……

時小多她姐叫“時遇”,比時小多大八歲,跳級念書,聰明漂亮,極具個性。時遇癱在沙發上,嗑著瓜子對媽媽說:“這位女士,請務必看好你女兒,我感覺她離吃人不遠了。”

時小多低頭對手指,一臉無辜。

時媽媽一巴掌抽在時遇的後腦勺上,讓她哪兒涼快哪兒待著。

時小多奇人一個,吃貨屬性無處不在。

時媽媽教她背古文:“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時小多接得順溜:“二者不可得兼,混在一起燉湯,大補耶!”

時媽媽愣了愣,換了一首:“君問歸期未有期——”

時小多眨著眼睛:“紅燒茄子油燜雞!”

時媽媽深吸一口氣,轉身去找降壓藥吃。

時小多念幼兒園時,老師給大家講故事,講到清末民初,帝國主義侵略者無惡不作,將我們的土地瓜分掉。

時小多舉起小肉手,奶聲奶氣地問:“老師,侵略者為什麼要將我們的地瓜分掉?是因為地瓜太好吃了嗎?”

教室裏一陣哄笑,時小多茫然無措。老師不得不將時爸爸請到辦公室,以“關於時念同學的精神文明建設”為主題,促膝長談,叮囑家長萬不可隻關注應試教育,而忽視素質教育。

時爸爸萬分汗顏,親自下場,指導時小多用漢語拚音寫了一份檢討書,以示反省。

春天,西府海棠開得熱鬧,十裏錦繡,幼兒園組織春遊,一堆皮猴似的孩子湊在一起,上躥下跳,帶隊老師忙得滿頭是汗。

時小多穿著藍色的校服裙子,戴著頂小圓帽,劉海整整齊齊,像動畫片裏的小丸子。有個胖胖的小男孩摔了一跤,估計是摔疼了,不肯站起來,坐在地上直蹬腿,邊哭邊告狀:“他推我!”

小胖墩短手一伸,指向某個地方,時小多扭頭看過去,隻覺眼前一亮。

蟬鳴聲撕破天際,陽光金燦耀眼。樹蔭下的暗影裏,藏著一個小男孩。男孩腿很長,是這群孩子裏最高的一個,他又站得筆直,有種鶴立雞群的突兀感。

小男孩穿著運動褲,外套係在腰上,露出幹淨的白T恤,脖子上掛著一枚圓形的銀色吊墜,亮晶晶的,不曉得是什麼材質。小孩愛聚堆,別的孩子都有伴,隻有他落單,孤零零地站在角落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