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企業可以與眾不同10(1 / 3)

◇記 者:據我了解,您剛參加完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這次佛教論壇的主題是“和諧世界,眾緣和合”,您如何理解這一主題對當下世界的意義?

◆樓宇烈:我們的世界需要一種“和”的精神與智慧,去化解矛盾、消弭紛爭,去營造一個和平、和諧的社會氛圍。同時希望大家都來響應,共同構建和諧的世界。

◇記 者:經您闡釋,才始知“和”的意義內涵豐富、意義深遠。中國當下正在致力於構建和諧社會,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去汲取“和”的營養,當是上下共同努力的方向。但作為個體的人而言,通過怎樣的修為才可以達致“和”的境界?

◆樓宇烈:我覺得“和”是一種自我修煉的過程。首先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若沒有環境,去自我修養、修身會更艱難;但有了自我修養的要求,卻沒有環境,也會有不好的影響。這兩方麵要相互配合。所以,作為公共輿論、媒體,要營造一種和諧的氛圍,一種和諧的修身養性的氛圍。從佛教的角度講,痛苦、煩惱等負麵情緒都是因為人的“貪、嗔、癡”造成的。我覺得對個人來講,消除“嗔”最為重要。“嗔”是指怨恨:怨恨別人,嫉妒別人,或看不起別人,或自卑。這都是“嗔”的表現。我覺得造成這種情況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感恩心。所以,我們倡導用感恩心去化解嗔恨心。若對別人沒有一種感恩的心,就是還沒有認識到這個社會上,沒有一個人是可以孤立地生活的。大家都生活在群體之中,人和人之間都是緊密相連的,沒有別人的幫助,就沒有你的成功。所以和諧社會應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有了這種感恩的心,才能化解嗔恨、怨怒。沒有感恩心,做什麼事情都會處於被動狀態。不要出現錯誤後總是怪別人,首先要想到自己的責任。那麼,消除了這種嗔恨心之後,人們就會實現佛教所講的“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也就是說,跟你“同體”的,要大悲;沒有緣分的,也要有大慈心。佛家講,有情眾生跟無情的世間是不可分的,比如有情的眾生能離開山、水嗎?不能!所以要愛護。理學家張載在《西銘》中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也是這個意思,我們簡稱為“民胞,物與”。由此我們推論出:仁民、愛物。不但要仁民,還要愛物。民和物養育了我們,反過來,我們對民和物也要有所愛。

◇記 者:除了感恩心,哪些因素還能有助於我們更好修行?

◆樓宇烈:感恩心很重要,它可以幫助我們化解一切矛盾和煩惱。佛教裏麵有這樣的說法:要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智;要感謝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要感謝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的自立。除此以外,做人還要有幾個基本的準則:一是要有羞恥心。人若沒有了羞恥心,他什麼都敢做。所以,《論語》中講:“道之以德,齊之以理,有恥且格。”所以,這個恥是作為人的很重要的尺度。人要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做了錯誤的事情要有羞恥心,要改過。二是誠信。誠是天地之大道,也是人們交往過程中應遵守的基本準則。誠既是個人做人的重要準則,也是社會、國家的重要的準則。天道是講誠的。三是做人要有節氣。孟子講的大丈夫的三個基本條件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還有一個準則就是寬容。寬容的前提是尊重人。眾生平等,才能相互尊重。尊重了別人,你就可以去理解別人。儒家講“將心比心”,相互理解。另外,寬容裏還包涵了世界多樣性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一切的事物都是相對的,包括真理也是相對的,不是“隻有我是正確的”。這樣,就會做到互相寬容,互相尊重。

◇記 者:人在處理自身與外界環境的關係上,是應該更主動一點,還是消極地去順應,並以此達致“和”的境界?

◆樓宇烈:既不能消極,也不能一味按著自己的意思去強做。我們現在常常強調人的能力,覺得人能改變一切。儒家講:“盡人事以聽天命。”所謂天命,是說人生來有些事情是做不成的,也有一些是現在做不到,但條件成熟後可以做到。這是因為因緣還未聚足,所以我們就要等待因緣的聚足,等待條件的成熟。在等待的過程中,並非是消極的,並非隻是等待。把當下的一步步路走好,一點點事做好,自己的積累會越來越多,周圍人對你的認識也會越來越深刻,這就是在創造條件。但這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這裏也有個方法的問題。比如,想引起別人的注意,若太過刻意,也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要老老實實、踏踏實實去做,讓人們慢慢地注意到你,操之過急是不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去獲得成功。所以,既不能消極地等待,也不能操之過急。另外,現代社會比較缺少的是柔,多的是以剛對剛。其實,柔一點,會把事情做得更好。柔是韌勁,以柔克剛。比如,女性現在剛得過多,柔得不夠。所以,要顯出女性的柔,才能凸顯女性的特質和優勢,這就要求找準自己的定位。“和”,即剛柔相濟,陰陽相和,“衝氣以為和”。

◇記 者:在當下,您覺得人們應怎樣把“和”應用到生活的方方麵麵,消除人們更多的焦慮與不安,來達成內心的一種平和?

◆樓宇烈:現在社會的宣傳都是一種聲音,一種目標,告訴人們達到一個什麼樣子才是一種成功的人生、有價值的人生。現代社會把人的貪引了出來,便很難收回去,幸福感也就少了。其實人跟人的差別很大,幸福更是難以用錢來衡量的。理解到這一點,人自然可以變得平和起來。另外,人的修養很重要的一條是“以平和的心態應對變化”:每一個人都要尋找適合自己的那條路,找對了那條路,一定可以發揮自己的才能。我們這個社會對“行行出狀元”宣傳得太少,應該讓人們更多地知道哪個行業都可以做出成就來的。社會的不良導向使得人們的應對能力變得越來越差了。

◇記 者:個體和諧的實現是否可以很好地助益於社會的和諧?

◆樓宇烈:的確如此。隻有做到了個人的和諧,家庭的和諧,由此推己及人 ,才能達到社會的和諧。中國文化向來就是這樣發揮作用的:由內向外,逐步推進。

《儒風大家》2009年6月

仁是決定人生有無意義的試金石

——對話台灣大學哲學係教授傅佩榮

仁是孔子一生一以貫之的道

◇記 者:儒學在塑造、構建中華文化心理結構的過程中,起到了無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作用,儒學的精義曆經兩千多年的傳承也早已深深融入了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麵。溯本求源,當首推孔子及其《論語》。“仁”是《論語》中出現最多(109處),也最重要的一個字,可見它是孔子甚至是整個儒家思想的核心。

◆傅佩榮:孔子之學的確可以歸結於“仁”的理念。孔子一生好學不倦,充滿求知熱忱,不僅“入大廟,每事問”,而且肯定“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的學不是徒重記誦,而是要身體力行,學而時習,以便舉一反三; 他的學不是被動接受,而是要配合主體的思,從事創造性的詮釋。由於好學深思,他洞見了文化的興廢關鍵在於順應人性,而人性的本質即在於仁。“人而不仁”,則禮樂無所施,政教無所措,一切文化都成了空中樓閣。依照我的研究和理解,我認為孔子所推崇的仁至少具備兩個特性:第一,仁是人性普遍具有的潛能;第二,人生的意義在於實現仁。

◇記 者:“仁者,愛人”是我們最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朱熹把仁釋為“愛之理,心之德也”。仁的本意應該與愛相關,您認為是這樣嗎?

◆傅佩榮:仁在《論語》中確有“仁愛”“仁德”之意,但“仁”字

在《論語》中出現頻率之高、意涵之豐富決非隻用一種闡釋便可涵蓋。照我的理解,《論語》中的“仁”字,涉及三個相關的層次: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人性傾向於行仁;人生正途不外乎具體實現仁的要求;人生目的則在成就仁義。

◇記 者:孔子曾說“吾道一以貫之”,但曾參理解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您認為這種理解全麵嗎?

◆傅佩榮:忠恕是與孔子之道相順應的,但仍未足以斷言那即是孔子之道。《中庸》有雲:“忠恕,違道不遠。”既然忠恕離道不遠,當然不是道的本身了。孔子的一以貫之,是把所有學問都圍繞著“人”而加以定位。他的道是指人之道,亦即仁。再者,忠恕是指“盡己”與“推己及人”,孔子之道的外延可以包括忠恕,但其內涵則應該是仁。

知行合一是達致仁的根本途徑

◇記 者:“苟誌於仁矣,無惡也。”隻要一心向著仁,就不會有什麼過失。這是一種多麼理想的人生體驗啊,但如何才能達致仁的境界呢?

◆傅佩榮:人類天生的資質並不相同,有的生而知之,有的學而知之,有的困而知之,但是所知的對象是一樣的,也就是人性自身的“可完美性”。人皆可以成就完美人格。但每個人的情況不一,達致仁的程度也不盡相同,即便在孔門弟子中也是如此。孔子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顏淵的心可以長期不離仁,但別的弟子就辦不到了。心可以不違仁,也可以違仁。

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這表示人隻要有道德自覺,人心向善,那麼為善應該是十分自然的。

◇記 者:但俗話說“知易行難”,僅有道德自覺,對普通人而言,要達致仁應該也絕非易事。

◆傅佩榮:是的,光靠知是不夠的,還必須配合行。“知行合一”是儒家一向的主張。孔子說:“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因此,“擇善固執”就是人類應該遵行的道路。有的人安而行之,有的人利而行之,有的人勉強而行之,但隻要持之以恒,那麼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都可以成為仁人。

另外,仁是指人的真相,這種真相是動態的、變化的,等待主體去自覺實踐。如果主體缺乏自覺與真誠,就無法實現人性的內在要求。自覺即我欲仁,真誠即不虛偽、不掩飾,懷有一顆赤子之心,還要付諸行動。孔子說:“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如果有人想要努力實現內心對仁的真實情感,由此行善避惡,那麼孔子沒有見過能力不足的人。問題隻在願不願意,而不在能不能夠。

◇記 者:除了“擇善固執”,還有無別的途徑?

◆傅佩榮:孔子說:“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前半句是講行仁的原則,即人性向善,善是人與人之間適當關係之實現,因此沒有人可以離開人際脈絡而獨自走上“人之道”、達致仁的。後半句是講行仁的方法,“能近取譬”,不需好高騖遠或一步登天,卻要就身邊的人與事,選擇相關的例子,找出行善的途徑。如果我們忽略眼前可見的近人,卻宣稱要博愛世人,又有誰會相信呢?

仁是決定人生有無意義的試金石

◇記 者:成仁是孔子終身追求的理想人格,也是他一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孔子要求君子一刻也不能離開仁。有例為證:“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倉促)必於是,顛沛(顛仆困頓)必於是。”孔子所描述的仁人君子形象是不是常人很難以企及?

◆傅佩榮:孔子之教並不僅止於標舉理想,同時還塑造了一個人人可以效仿的典型——君子。孔子所指的君子是指代表一切“誌於道”的誌士與“依於仁”的仁人。換句話說,君子成為道德上的貴族,而不再是血統上或階級上的貴族。孔子的君子成仁之道用這樣一句話來表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也就是說,他倡導的成仁模式是“為仁由己”(或克己複禮),主要是一種內省式的修養模式。孔子有教無類,因為人人可以做君子。

◇記 者:孔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這裏的“仁”字感覺重如泰山,是不是有所特指?

◆傅佩榮:這個“仁”並無具體指涉,而是我們在人生每一階段、每一步驟所麵臨的“應該做的事”。這種“應該”是隨著一個人的不同角色而有不同要求,譬如對父母須盡孝,對兄弟姐妹須友愛,對國家須盡忠,對朋友則須講信修睦,工作時須認真負責,平時還須注重社會公益活動等,不一而足。如此看來,仁所包含的責任確實重大,並且幾乎不大可能完全予以承擔,或充分予以實現。人有可能放棄做人的使命嗎?當然不可。因此,這是隨著人生旅程而展現的“人之道”,一直到死亡的刹那才能停止。儒家隻告訴我們誠心體察生命的要求,在有生之年盡好一個人的本分。

◇記 者:“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句話鼓舞著一代代誌士仁人成為中華民族的脊梁, 孔子思想中所蘊涵的崇尚仁道、追求博愛的人道主義思想也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家園中最為閃亮的部分。仁是不是也可以視為儒家思想的至高追求?

◆傅佩榮:是的。孔子倡導不計任何代價,也要努力行仁。“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因為他深刻了解仁是人生應行之道;假使背棄仁道,人而不仁,則一切外在的榮華富貴都將成為醜陋的裝飾。這樣的人,雖生猶死,枉有人之名。

隻要一個人盡其在我,那麼命運的窮達順逆不僅不足以妨礙他成為完人,而且正是激發他的人性潛能之大好機會。孔子認為死亡遠不如仁重要,因為人生難免一死,而仁卻是決定人生有無意義的試金石。

《儒風大家》2009年9月

仁者襟懷從孝開始

——對話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院教授趙士林

◇記 者:孔子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孟子提出“親親,仁也”,又說“仁之實,事親是也”,表明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將孝作為了仁的基礎。同一時期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則提出“絕仁棄義,民複孝慈”。對孝與仁關係的不同看法,體現了儒家與道家怎樣的世界觀?

◆趙士林:“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一句話,就道出了儒家以血緣親情為基礎來建立道德體係的根本訴求。孝是對父母的敬愛之情,悌是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孝是血緣親情縱的要求,悌是血緣親情橫的規範。孝和悌兩個出自血緣的自然紐帶一縱一橫,就為人間的道德秩序確立了經和緯,其中尤以孝為道德的基石。孝本來是對人間最偉大最無私最可靠的一種血親情感,也就是對父母之愛的回報。儒家把孝確立為道德活動的基石,就為道德活動奠定了一個自然的基礎。因為孝這種道德訴求不是來自於外在的、超越的神聖存在(例如基督教的上帝)的召喚命令,而是生發於內在的、自然的、由動物本能升華的血親之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